“在水一方”的诗词都有哪些( 三 )


"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全诗赏析_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mingju_527.aspx
诗词 在水一方 全文 谢谢绿草苍苍 , 白雾茫茫 , 
有位佳人 , 在水一方 。
绿草萋萋 , 白雾迷离 , 
有位佳人 , 靠水而居 。
我愿逆流而上 , 
依偎在她身旁 。
无奈前有险滩 , 
道路又远又长 。
我愿顺流而下 , 
找寻她的方向 。
却见依稀仿佛 , 
她在水的中央 。
我愿逆流而上 , 
与她轻言细语 。
无奈前有险滩 , 
道路曲折无已 。
我愿顺流而下 , 
找寻她的足迹 。
却见仿佛依稀 , 
她在水中伫立 。
绿草苍苍 , 白雾茫茫 , 
有位佳人 , 在水一方 。
诗句“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出自诗经中的哪首诗?<诗经>秦风 蒹葭.....是一首情诗
蒹葭
【蒹葭】
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 ,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央 。
蒹葭萋萋 , 白露未晞 。
所谓伊人 , 在水之湄 。
溯洄从之 ,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坻 。
蒹葭采采 , 白露未已 , 
所谓伊人 , 在水之涘 。
溯洄从之 ,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沚 。
古之写相思 , 未有过之《蒹葭》者 。
相思之所谓者 , 望之而不可即 , 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 , 终不可得也 。于是幽幽情思 , 漾漾于文字之间 。吾尝闻弦歌 , 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 , 文止而余情不散 。
蒹葭者 , 芦苇也 , 飘零之物 , 随风而荡 , 却止于其根 , 若飘若止 , 若有若无 。思绪无限 , 恍惚飘摇 , 而牵挂于根 。根者 , 情也 。相思莫不如是 。露之为物 , 瞬息消亡 。佛法云:一切有为法 ,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 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 , 虚幻而未形 。庄子曰:乐出虚 , 蒸成菌 。一理也 。霜者 , 露所凝也 。土气津液从地而生 , 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求佳人而不可得 , 于是相思益甚 , 其情益坚 。故曰“未晞” , “未已” 。虽不可得而情不散 , 故终受其苦 。求不得苦 , 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着 , 所谓伊人 。然在水一方 , 终不知其所在 。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 , 云深不知处 。”夫悦之必求之 , 故虽不知其所踪 , 亦涉水而从之 。曰“溯洄” , 曰“溯游” , 上下而求索也 。且道路险阻弯曲 , 言求索之艰辛 , 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 。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 , 所追逐者 , 不过幻影云雾 , 水月镜花 , 终不可得 。
相思益至 , 如影在前 , 伸手触之 , 却遥不可及 。“宛在水中央”一句 , 竟如断弦之音 , 铿锵而悠长 。痴人耶?梦境耶?每读到此 , 不由喜之 , 叹之 , 怨之 , 哭之!
【写作背景】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 大约是255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 , 历来意见分歧 。归纳起来 , 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 。《毛诗序》云:“蒹葭 , 刺襄公也 。未能用周礼 , 将无以固其国焉 。”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 , 隐喻周王朝礼制 。如果逆周礼而治国 , 那就‘道阻且长’、‘且脐’、‘且右’ , 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 。如果顺从周礼 , 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低’ 。‘水中让” , 意思是治国有希望 。”二是“招贤”说 。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 , “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 , 而人慕而思见之 。”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 , 隐者避而不见 。”三是“爱情”说 。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 。如自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 , 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木可即 , 诗人陷入烦恼 。说河水阻隔 , 是含蓄的隐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