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的诗词都有哪些( 五 )


自然 , 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 , 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 , 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 。
【艺术特色】
《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 。它的主要特点 , 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 。
一、事实的虚化
一般说来 , 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 , 因而在它的意境中 , 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 。然而(蒙蒙)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 。追寻者是 什么人?他为什么而追寻?我们不知道;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 身份?为什么他那么难以得到?我们也不知道;以至于连他们是 男是女也无从确认 。特别是“伊人” , 音容体貌均无 , 一会儿在河的上游 , 一会儿在河的下游 , 一忽儿在水中央 , 一忽儿在水边草地 , 飘忽不定 , 来去渺茫 , 简直令人怀疑他是否真有实体存在 。无疑 , 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 , 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愿陇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膜犹 , 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 。
二、意象的空灵
实际上 , 诗中所描述的景象 , 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 , 而是一种心家 。这种心象 , 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 , 而是由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 。这种心理情境的最大特点 , 是不粘不滞、空灵多蕴 。“在水一方” , 可望难即 , 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 。在这里 , 由于追寻者和被追寻者的虚化 , 那看来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险阻 , 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 , 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点 , 也都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 。对它们均不可作何时何地、河山何水的深究 , 否则 , 伊人既在河的上游又在河的下游就自相矛盾 , 连两个人何以都不渡过河去也成了问题 。《蒹葭》的成功 , 就在于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 , 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 , 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整体性象征 。
三、意境的整体象征
诗的象征 , 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 , 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 。“在水一方” , 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 , “溯徊从之 , 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央”的幻境 , 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 。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 , 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 , 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 。意境的整体象征 , 使嫌夜)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 。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曼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调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相提并论 , 认为它二“最得风人情致” , 这显然是着眼于它的意境的人生象征意蕴 。
事实的虚化、意象的空灵和意境的整体象征 , 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 。从事实虚化到意象空灵 , 再到整体象征 , 这大致上就是象征性诗歌意境的建构过程 。
【参考资料】
异人异境 , 使人欲仙 。(明•钟惺《诗经评点》)
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 , 而人慕而思见之诗 。“在水之循” , 此一句已了 , 重加“溯徊”、“溯游”两番摹拟 , 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 。于是于下一“在”字上加一“宛’牢 , 遂觉点睛欲飞 , 人神之笔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细玩“所谓”二字 , 意中之人难向人说 , 而“在水一方”亦想像之词 。若有一定之方 , 即是人迹可到 , 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诗人之旨甚远 , 固执以求之抑又远矣 。(清 , 黄中松《诗疑辨证》)
三章只一意 , 特换韵耳 。其实首章已成绝唱 。古人作诗 , 多一意化为三叠 , 所谓一唱三叹 , 佳者多有余音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