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的比较唐诗和宋词相比有何异同( 七 )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
43、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4、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
宝马雕车香满路 。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
45、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
沙场点秋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
可怜白发生!
46、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识得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
47、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48、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9、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50、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51、生查子 朱淑贞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唐诗宋词中最常用的典故一、 别离之情
1. 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 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等 。
2.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
3. 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南朝文学 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 《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
4. 酒 。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 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 情 。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 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 。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 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