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母亲的文章|十位名家笔下的母亲( 三 )


6
老舍《我的母亲》
“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
歌颂母亲的文章|十位名家笔下的母亲

姑母常闹脾气 。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 。她是我家中的阎王 。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 。“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 。是的,命当如此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 。她最会吃亏 。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 。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 。她宁吃亏,不逗气 。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 。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继承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 。母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 。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过两次 。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 。“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 。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 。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 。竽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的院中 。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 。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 。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以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
7
季羡林《怀念母亲》
“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
歌颂母亲的文章|十位名家笔下的母亲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 。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 。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
8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活”
歌颂母亲的文章|十位名家笔下的母亲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这时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