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诗沈约赏析

悼亡诗 沈约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
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 。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
这首诗是沈约为悼念亡妻而作 。沈约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清怨’,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沈约的清怨之风 。诗的前半以大自然的永恒来反衬人生易逝、一去不返的悲 哀;后半将悲伤的情感同凄凉的环境融为一处,情状交现,悲怆靡加 。沈约的这首悼亡诗对后世以离别哀亡的为题材的诗词作品有较大影响 。把南朝之前类似作品的 哀而不伤(如潘安《悼亡诗》)的境界真正推向哀伤并茂的新境界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沈腰’之说 。《梁书·沉约传》载:沉约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 。以此推算,岂能支久?”后因以“沉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 。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明代诗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之诗句,均典指沈约 。
赏析古诗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南北朝沈约这首咏荷诗(沈约《咏芙蓉诗》)是相当有名的,中国古诗词风花雪月,在花一类里,在荷花一类里,它有相当重的地位,因为这诗作者从颜色上作文章,并且给花拟人化,让诗很生动很有味 。
诗中说,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在微风下,荷花紫色的叶子,和朱房(红色未放的花蕾)摇曳多姿,诗人就让静静的画面生动起来,而下两句,“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作者拟人化的让池中的花苞开口说话,池中的绿水正在等待着我大放异彩 。
前一句提问式的话,池中的水怎么为一直为绿色啊,下一句回答,因为池中绿水在等待期待我“泛红光”(朱房盛开) 。
从我取来的底中扣解为,期盼花蕾开放 。
钟嵘和沈约在诗歌格律方面的不同认识一般说来,格律要求的内容比韵律要多一些,韵律包含在格律之中.很多诗歌都是只讲韵律,不必讲究格律的.而格律只是适用于格律诗词,韵律则只适用于传统定义中的诗歌.但现代诗已经突破了格律和韵律的束缚.钟嵘《诗品》的价值除了上述几方面之外,还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他把诗歌发展的历史渊源归纳为《诗经》和《楚辞》这样两条线索.这是符合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的.《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不同流派的最早代表作.当然,钟嵘在对齐梁以前的诗人按这两条线索归类时,他的划分是有不科学之处的,对有些诗人创作上的承继关系的论述也有简单化的缺点.但是他能提出诗歌发展这两条基本线索,对我们研究诗歌发展历史,很有借鉴意义.同时,钟嵘对一百多位诗人的创作特色的概括,也为我们研究这些诗人的创作,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见解.在这个意义上说,《诗品》不仅是一部诗歌理论批评的专著,而且是一部关于五言诗作家作品的文学史专著.
以下是百度百科关于格律和韵律的介绍,供您参考.详细内容,您可以自行搜索.
韵律,指声韵和节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旧唐书·元稹传》:“思深语近,韵律调新,属对无差,而风情宛然.”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听湖波拍岸,挺单调,可是有韵律.”
诗词的韵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仄,由南北朝时期的沈约等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后的格律诗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讲究平声和仄声的协调.二是对偶,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对对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较严的,诗词中一般是句对,在赋和八股文中还有多句对和段对.三是押韵,指同韵的字在适当的地方(一般是停顿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这三个方面都来自于汉语语音的特点,就是单音节语素占优势,有声调.在诗词写作特别是格律诗写作时平仄、对偶和押韵运用的好,运用的自然,可以使诗作增强音乐感,呈现韵律美;运用的不好,用得过多过滥,就会给人以生拼硬凑之感,甚至以文害义,六朝到初唐的骈体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是每一个诗词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格律,指一系列中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中国古代近体诗、词在格律上要求严格,其他如古体诗、现代诗歌、欧化诗歌等没有确定的、严格的格律要求.
诗词格律一般有四大要素:用韵、平仄、对仗、字数.其中律诗最为严格,必须满足全部要素.近体诗中的绝句以及词、散曲一般不需要对仗.古体诗相对最为宽松,一般只有不严格的用韵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