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鉴赏与创作夏传才两个版本哪个好( 二 )


韵 。如《登鹳雀楼》中的“流”字和“楼”字就是押韵的 。押韵的字又必须是平声字 。当然 , 也有押仄声韵的诗 , 但很少 , 不属于一般情况 , 在此暂且不论 。
按照偶句平声押韵的要求 , 再加上对和粘的规则 , 我们就可以从上面讲过的那种基本
格式 , 推导出其他各种不同的格式 。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个格式中(共四句)的每一句 , 都可以做首句 。每换一种首句 , 就是一种新的格式 。
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作为首句 , 那么 , 下一句必须与之相“对” , 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以便押韵 , 那就只能选“仄仄仄平平” 。第三句必须与第二句相“粘” , 又必须以仄声字结尾 , 那就得选“仄仄平平仄” 。第四句要与第三句相“对” , 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 , 那就只能选“平平仄仄平” 。这样就产生了第二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依此类推 , 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作为首句 , 就可以推导出第三种格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如以第四句作为首句 , 又可推导出第四种格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以上是五言绝句的全部格式 , 共四种 。其实就是基本格式中的四句倒换先后次序产生的 。不同的首句 , 导出不同的格式 。对这四种格式 , 当然也可以机械地硬背硬记 。不过 , 还是把硬记和掌握规律结合起来 , 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
详情http://wenku.baidu.com/link?url=tnjAx1MRbLXGrdoeT7iSq5NbWz8zfmOkCweabtudk6Jv-cPglzF0rbUXYPsN4Pd_vRzxvCF3_gqAbCYayEBDKtAeKfvJ9AhDVD7oKg6x9r3###
诗词格律;平仄谱

【诗词格律·鉴赏与创作夏传才两个版本哪个好】

《平仄用韵歌》 一三五虽通融 , 句中防孤平 。一三五虽不论 , 当防连三平 。① 二四六要分明 , 末字更当清 。平韵奇句仄 , 仄韵奇句平 。首句若押韵 , 一联末字同 。若是偶字句 , 两字换仄平 。奇字适掌握 , 偶字必分明 。排律小律对 , 规则一般同 。若用仄声韵 , 诗谱莫大动 。每句倒一三 , 换换仄与平 。再按这歌诀 , 处理仄与平 。《五言绝句律谱歌》 首句双仄双平仄 , 二句双平双仄平 。三句三平又两仄 , 四句三仄又两平 。倘若想写平起式 , 两联颠倒成自然 。两体首句若押韵 , 倒一倒三换平仄 。《其他体式诗谱歌》 要得七绝谱简单 , 五绝句头两字添 。平添仄来仄添平 , 五绝既把七绝边 。五律七律谱不难 , 绝句诗谱重一变 。首句不韵平仄起 , 各自重复诗谱现 。两体句首若押韵 , 倒一倒三换平仄 。倘若要押仄声韵 , 倒一倒三位置颠 。《押仄韵律谱歌》 绝句若把平仄押 , 四三二一倒排法 。原来一二三四序 , 四三二一来变化 。首句若把仄韵押 , 倒一倒三换换也 。律诗若把仄韵押 , 仍然可按排序法 。八一呼唤二变三 , 四五六七字交叉 。若嫌上法不好记 , 末字倒三换位置 。*注:以上歌诀中的数字 , 皆为每字在诗句中的位置数 。补充:①当防连三平 , 这里颇有争议 , 在标准诗谱中 , 有连三平现象是存在的 , 有网友指出 , 连三平应是指在句末不得出现 , 称三平尾 , 并尽可能避免出现三仄尾 。格律诗的产生 , 是为了使得音韵更美 , 是因美而生 , 并非因律生诗 , 因此我不提倡因律而害意 。——————自刘茂芳先生《诗词格律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