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是那首诗( 二 )
①⑥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 。鲜 , 少 。
①⑦宜乎:宜 , 应当 , 这里和“乎”连用 , 有“当然”的意思 。
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 , 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 , 世人很喜欢牡丹 。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 , 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 , 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 , 没有(缠绕的)蔓 , (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 , 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 ,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 , 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
我认为 , 菊是花中的隐士 ,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 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 , 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 , 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 , 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
“说” , 古代文体之一 , 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
赏析
莲花 , 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 , 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 , 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 , 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 , 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 , 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
从内容上看 , 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 , 分评三花 , 并以莲自况 , 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
文章的前一部分 , 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 。首先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 , 却纤尘不染 , 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 , “中通外直 , 不蔓不枝” , 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 , 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
前文所说的一切 , 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 , 是作者心志的自明 , 关于这一点 , 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 。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 , 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
在写法上 , 《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 , 即托物言志 。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 , 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 , 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 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同时 , 文章还运用了对比 , 反衬的手法 , 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 , 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 , 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 , 没有空洞的说教 , 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 , 起到了突出中心 , 加深立意的作用 , 手法可谓高明之极 。而且 , 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 , 使得文章结构谨严 。在文章结尾 , 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 , 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 , 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 , 耐人寻味 , 发人深省 。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 , 那就是优美简练 , 的确是如莲之美——“不枝不蔓” , 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莲而不妖” , 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 。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 , 同样的一句话 , 都有二层意思 , 一层喻物 , 一层抒怀 。同样 , “出淤泥而染 , 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 。隐喻作者本身具有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实际上 , 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 , 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已高洁的品格 , 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 。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 , 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 。而“濯清莲而不妖” , 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 。常在河边走 , 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 , 弥足可贵也 。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 , 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 , 除了逃避与远离 。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已的一份志节 。
- 私人影院|私人影院是自己选电影吗
- 私人影院|私人影院按人数算还是房间算
- 影院|私人影院有摄像头监控犯法吗
- 春天|2022春天还要冷多久
- 上半年|2022年上半年雨水多不多
- 春天|2022年春天会不会干旱
- 春天|2022年春天是暖春还是冷春
- 春天|2022年春天为什么这么冷
- 春天|2022年春天是几月到几月
- 武汉|武汉樱花在哪个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