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中借用古诗词的例子有什么( 五 )


再如孟浩然《过故人庄》的“故人具鸡黍 , 邀我至田家”句中 , “鸡黍”即为用典 。语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章” , 说子路随孔子出行楚国而落了后 , 遇见一位荷蓧(diào)丈人 , 子路非常恭敬地向老人询问 , 老人就留子路住宿 , 且“杀鸡为黍而食之” 。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孟浩然借这个典故写出了主人的款款深情和客人感激欣喜之情 , 十分自然贴切 。
另一种用典形式是化用前人诗句 , 也叫用句 。也分两种 , 一是直接引用前人现成诗句 , 毛主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最后两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 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原诗:“衰兰送客咸阳道 , 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代的孙洙亦在《何满子·秋怨》里用过:“天若有情天亦老 , 摇摇幽恨难禁 。”欧阳修《减字花木兰》中“伤怀离抱 。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意如何 。细似轻丝渺似波 。”
用句的另一种是在原句基础上改动一字或数字 , 或是只借用其中的某些词语 。
李白著名的《行路难》其一中之名句:“拔剑四顾心茫然!”实是化自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六中的“对案不能食 , 拔剑击柱长叹息!”这便是有名的模仿诗句之水平过于原典之典型一例 。此外 , 太白更为著名的《将进酒》中的“古来圣贤皆寂寞 , 惟有饮者留其名!”仍化自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六中“自古圣贤尽贫贱 , 何况我辈孤且直!”
以上两例则可明显看出诗仙水平之高、心思之敏、手段之巧!且说苏子最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用典之处便颇多 。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乃用太白诗《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之意; “千里共婵娟”句 ,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 , 隔千里兮共明月 。”此处还是用其意 , 且感情已然变化 , 不含原赋愁苦颓丧之意味 。
用典既要师其意 , 又要能于故中求新 , 更须能令如己出 , 而不露痕迹 , 方为佳境 。上述两例正是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
上堂课我们了解了古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和形式 。今天我们把用典的形式和内容结合起来看 , 用典的手法还可以分为若干类 , 这里只谈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四类 , 即明用、暗用、化用、正用、反用四种手法 。
用典是用词问题 。在组词成句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时候 , 有时不是直接使用词 , 而是使用古书中记载过的古人的事迹或语言 , 使读者由于这些材料的启示发生联想 , 因而体会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就是用典 。在古书中使用典故是经常有的 , 在现代散文中一般中不再使用这种办法 。但是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在现代诗人写的旧体诗词中 , 有时还出现这种表达的方式 , 因为在诗词中适当地用典 , 有时还很有必要 。在诗词这种特殊文体中用典的好处 。1、诗词的语言是最精炼的 , 要用最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思想感情 。使用一般的词 , 说少了可能不达意;说多了 , 可能罗唆 。况且诗词的字数有限 , 不容多说 。如果用典 , 可以利用大家熟知的材料 , 使读者联想 , 就可以节省语言做到精炼 。2、诗词“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 , ”要含蓄 , 要“含不尽之意 , 见于言外 。”好的用典能做到这样 。3、诗词的语言要说得具体 , 要用形象 , 少用抽象概念 。典故多数是古人的事迹 , 往往是具体的人或事物 , 可以避免抽象概念 。下边通过一些具体的诗词 , 进一步谈谈用典的好处 。宜将剩勇追穷寇 , 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主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第二句是说:切不可满足于已有的成绩 , 在胜利的面前止步不前 , 同敌人讲“义气” , 把行将灭亡的敌人放走 , 使他得到喘息的机会 , 有朝一日卷土重来 , 使革命遭到失败 。如果不用典故 , 把这样复杂的内容装在七个字里 , 是非常困难的 。何况还要押韵 , 还要对仗 , 还要讲平仄 , 还要形象具体不抽象 , 更增加了难度 。但是毛主席用了楚霸王的故事 , 使读者立刻想起了楚汉争霸的时候 , 当年项羽在鸿门宴上 , 只顾“仁义”的虚名而轻易放走刘邦 , 后来刘邦又养精蓄锐 , 卷土重来 , 使项羽身败名裂 , 遗恨千古 。再同当前的形势对比 , 对毛主席的观点就不能不心悦诚服 , 五体投地 。这样只用了七个字 , 不但内容上说服力强 , 并且语言自然 , 平仄、对仗、押韵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这就是用典的功效 。在古人的诗词中善于用典例子非常多 , 如上次讲到的胡世将《酹江月》首句“神州沉陆 , 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 。” 眼看中原沦于敌手 , 哪里有范仲淹、韩琦式的人物 , 当年范仲淹、韩琦曾主持陕西边防 , 西夏不敢骚扰 。当时《边上谣》曰“军中有一韩 , 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 , 西贼闻之惊破胆 。”再看“三秦往事 , 只数汉家三杰”的典故 , 告诉人们历史上收复陕西一带有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 。“试看百二山河 , 奈君门万里 , 六师不发 。” “百二山河”也是在用典 , 语出《史记·高祖本纪》 , 关中形容关中形势险要 , 二人扼守 , 可敌百人 。还用了“拜将台”“怀贤阁”的典故 , 以“台欹”、“阁杳”这些历史实物的破坏 , 表达了对当时朝廷轻视和糟蹋人材愤怒 。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 匹马戍梁州” “觅封侯”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 , 写自己报效祖国 , 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以上谈了一些在诗词中使用典故的积极意义 。但必须指出典故不能滥用 , 要用得适当 。一般说有以下两种滥用的情况1、可以用作者自己的话而一定要用典故 , 以致这些典故不起积极作用 , 反而使诗意晦涩 。读者只看到这些典故在对仗和色彩上的工整和美观 , 而不能通过这些典故很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代一些诗人因为古书读得多 , 材料记得熟 , 下笔时信手拈来 , 毫不费力 , 因此容易产生滥用典故的毛病 , 一些名家也往往难免 。例如李商隐的诗 , 毛主席和鲁迅先生都很喜欢 。鲁迅先生说“玉豁生清词丽句 , 何敢比肩 。但也同时指出他“用典太多 , 则为我所不满 。”例如大家所熟知的《锦瑟》一首:锦瑟无端五十弦 ,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 只是当时已惘然 。中间两联全用典故 , 这些典故本身并不难理解 , 但是通过这些典故所表达的事实和思想感情是什么 , 古今来众说纷纭 , 莫衷一是 。有人说是恋爱诗 , 有人说是咏物 , 有人说是悼亡等等 。有的人对这首诗赞赏 , 也有的人把这首诗说得一无是处 。例如黄子云说“‘庄生晓梦’二语 , 更又不知何所指 。原其意亦不自解 , ……欲以欺后世之人 。”这些攻击的话不免过火 , 但是《锦瑟》这首诗用典太多 , 以致使读者不得要领 , 这是导致意见分歧的主要原因 。这也是李商隐诗的一大缺点 。现在人写诗绝不应该学习这样用典 。2、用典生僻 , 使读者不懂或误解 。古代有些诗人 , 对历史典故的知识面广 。在他写诗词的时候有时只考虑格律的需要和文字的华美 , 却忽略了读者的接受能力 。例如苏轼的诗词用典较多 , 其中有的是比较生僻的 , 如:冻合玉楼寒起粟 , 光摇银海眩生花 。其中“玉楼”和“银海”对仗工整 , 字面美观 。但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如果没有注解 , 不翻词书 , 即使知识面较广 , 对古典文学有一定修养的人 , 也不一定能理解 。原来“玉楼”是肩项骨 , “银海”是眼睛 , 出于道家的书和医书 , 一般人是不会翻阅这些书的 。这样的用典未免和读者为难 。现在不应该这样做 。再如辛弃疾的词 , 以忧国、热情、豪迈、新颖见称 , 但好用典是他的缺点 。尤其有时用僻典 , 对理解他的词不利 。例如;“八百里分麾下炙 , 五十弦翻塞外声 , 沙场秋点兵 。”为了和“五十弦”对仗 , 用了“八百里” 。“八百里分麾下炙”很能使人误解为在八百里的行军中把烤肉分给麾下 。原来“八百里”是“八百里驳”的简称 , 是一种贵重的牛 , 见《世说新语·汰侈》 。这句是说把贵重的牛杀了 , 把它的肉烤了分给麾下 。这一个典故在一般词书象《辞源)》《辞海》等是查不到的 。这样的用典更不该学习 。现代的许多读者 , 不明了寻常的典故 , 这是因为现代人对古文的学习得太少 , 对一些应该熟悉的典故都不知道了 。这倒不是写诗填词者炫耀博学 , 故意使用僻典借以吓人 。现代人写古诗 , 不是典故用得多 , 用得烂 , 而是根本没有典故 , 有不知道典故为何物 , 这是我们现代人的一大悲哀 。矫枉过正 , 我想 , 我们写诗填词 , 不妨多用些典故 , 恢复对古文学习的重视 , 这有利于我们传承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