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朗诵视频教程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
一、[参考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二、[赏析]
1.赏析“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里用 “松柏有本性”,是一种“比德”之说 。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 。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
2.《赠从弟》中与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思想一脉相承的句子是: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3.这首诗运用哪些技巧来写松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对比、反衬 。把青松与寒风放在一起对比,以寒风的凛冽反衬出青松的坚韧不拔 。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哀、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 追求 。全诗格调劲健,语言质实,具有清刚之气 。全诗章法浑成,承转自然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
一、[参考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 。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
二、赏析
1.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气
象阔达,志趣高远,表现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
2. 中心思想
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
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
3.为什么这一首诗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1/6
王勃的这一首,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
一、 [参考译文]
【直译】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意译】
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我真是生不逢时啊 。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二、【赏析】
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中“古人”“来者”各指什么?
古人:
来者:
2.《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本文在艺术上的特色 。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 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一、[参考译文]
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 。
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
心的云兴起漂游 。
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间 。
二、【赏析】
1.赏析尾联中“偶然”二字的妙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