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的一首古诗:内容简介和活动成果怎么写( 三 )


【解读】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 。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这正是作者因反对秦桧而被免职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真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 。

4、析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
例6:
闻雁(韦应物)寒塘(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
思考: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解答: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 。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思乡情 。故诗人常借雁来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

5、明典故

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装点诗的门面,提高诗的质量 。齐梁文学用典太多,晦涩难懂,但适当用典,的确有利于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 。
例7:
庆庵寺桃花[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
[注] 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 。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 。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
【解读】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在短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 。全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与元统治者合作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

6、抓尾句(抓情语)

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 。另外抓住诗歌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字、句,也能帮助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如愁、苦、怨、恨、羡、忆、怀、喜、泪……
例8:
壬辰寒食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
思考: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
【解读】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 。

三、小结诗歌鉴赏的步骤
1、看题目和作者;
2、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
3、找出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4、找出反映诗人感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弄清诗人表达的感情;
5、看注解并反观诗歌题目,做总体思考 。
6、仔细审读题干,规范答题

【特别提醒】
1、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
2、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
3、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
如何写一首诗近体、古体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
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
熟 。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 。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
也称为古体 。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
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 。近体只有五言、
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
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古体可以在偶数句
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
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 。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
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 。唐以后,
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