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1中考古诗词字贴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
一、考点聚焦
古诗词赏析题近年来逐步增加 。究其原因,一是高考试题的影响,二是新大纲与《课程标准》的要求 。但考题的难度不大,从
选材来看,考题主要出自初中课本中学过的古诗词;从题目设计来看,常见的题型有两类:一类是主观题,如填空、简述、诗
句欣赏等;一类是客观题,如选择、判断等,其中一般以选择题为主;从考点来看,常考查的知识点有:(1)对诗句的理解、
鉴赏;(2)感知诗歌中的艺术形象;(3)理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4)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等 。考生只要能弄懂诗词的内容
,答题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
二、经典试题
例1:下面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 。
A、这首词是写诗人对亲人的怀念,因此,整首词充满了伤感压抑的情调 。
B、上片写词人“欢饮”时的想像,下片写“无眠”时对人生的思索探求,作者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
C、词中把“天”与“月”人格化了,创造了一种神话般的境界 。
D、“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转”、“低”,以月光变化表示夜已深,“无眠”表示想念亲人,难以入睡,由此引出
下面“何事”一问 。
思维启迪: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诗歌中思想感情的理解 。苏轼之词感情蕴蓄丰富,有潇洒,有伤感,有苦闷,有慰藉,呈现多元
的色彩 。但全词总体上是一种豪放旷达,而非伤感压抑 。因而,A项是错误的 。
例2、对下列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秋词天净沙●秋思
刘禹锡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万物更新的春景 。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
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 。读完后,使人悲情顿生 。
思维启迪:本题主要考查了对《秋词》、《天净沙●秋思》两篇作品的比较赏析能力,比较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诗词中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也要紧扣住文眼词和运用某些修辞手法的词语,如“排云上”、“断肠人”等 。结合以上两点,不难分析出《天
净沙●秋思》为“悲秋”之作,而《秋词》则写出了秋高气爽的感觉 。因而,D项是错误的 。
例3: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题 。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1、诗人用、两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用、
两字写出了江流回旋激荡之态 。
2、请借助诗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加以想象,用简明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图景 。
思维启迪:这两道题考查的主要是推敲诗的“炼”字和再现诗中图景的创造想像能力 。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解题时只要仔细品味诗中几个动词的作用,第1题就容易解答;第2题只要抓住几个表现“色彩”的词语,略加想像,用简洁的语言将它们连缀起来,就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 。答案为:1、断开流回;
2、略(提示:答案须扣住“青”“碧”“日”“帆”四个字,描绘出佳木葱茏,澄江如练,红日、白帆相映成辉的图景) 。
本题更多地受到高考题的影响,将选择题变为主观分析题,使原有的赏析模式被打破,这就更
中考古诗词20首并赏析关键字 - 百度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 。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 。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