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浸润心灵名人名言( 三 )


二以身立教,率先垂范,让教师读书成为习惯
1.精心挑选,让教师有书可读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全体教师身居教学第一线,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共识到: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义不容辞,教师理所应当成为学生心目中是一本活生生的大书、好书,成为阅读的旗舰、知识的海洋、生活的楷模、精神的支柱、理想的火炬 。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 。“台上一堂课,台下千日功”,“好书伴群侧,居高声自远” 。为了激励全体教师做与书为伴的教师,学校为教师免费订阅书报、购买教育理论书籍,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 。学校还实行“以书代奖”制度——各类教学比武以书籍替代奖金;校长”荐读”制度——校长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进行好书导读 。大家感到多读一本好书,多得一份经验,多增一份智慧,多添一份力量,多享一份幸福;大家在读中学、读中教,与书为友,童心永存、激情永葆,为学生的成长、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机 。
2.做好笔记,让教师读有所得 。
在读书的基础上大力提倡教师进行个人的读书摘记、写教学随笔活动,意在吸收并采纳百家学问,为自己的成长厚实基础 。学校统一发放《读书笔记》、《教学随笔》,要求教师每学期选读三本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书籍,其中一本精读,认真做好名著名言的摘抄,每月写好一篇读书心得;在读书基础上养成写随笔好习惯,每月至少写4篇教育教学随笔,月末检查,期中、期末评比 。
3.开展研究,让教师读有所思 。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做好省级课题《夏衍母校开展文学导读活动的实践与研究》的实施工作,把此课题作为整个学校的中心课题来进行研究与实施,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研究读与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思,促进学生阅读、写作和思维能力的融合与提升,逐渐地让读书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师生的生存方式之一 。通过提高教科奖励和度,激励、督促广大教职工积极撰写教育随笔、经验总结、教学案例等,树立科研意识,培养更多教师成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和市县学科带头人 。
三开展读书活动,共赏书香风景
1.推荐阅读书目,保证阅读品味 。
学生要阅读,读什么?怎么读?老师们在思考 。于是学校的语文老师认真学习课标,明确了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能出不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规定阅读量标准,在校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1-2年级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 。)教师们根据课标要求,在校本课程教材中进行调整,阅读方法的教学和推荐书目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及区推荐书目,进行筛选,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指导 。
2.设置阅读课,保证阅读时间 。
设置阅读课,保证阅读时间,在课程表中明确每周一节文学导读课为全校阅读时间,主要是学方法、诵经典、品名著等等 。老师们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出发,积极指导学生的阅读 。
3.提出阅读要求,保证阅读积累 。
低年级:熟读背诵教材以外易理解的诗词,每学期不少于10首(篇),在教师指导下说出大概意思 。中年级:熟读背诵教材以外经典诗词每学期不少于20首(篇),并能说出诗词的意思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尝试体验诵读价值的创生性——引用诗文、仿写诗文、诗文创造等 。高年级:熟读背诵教材以外有一定难度的经典古诗文,每学期不少于20首(篇),并能说出其意思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验诵读价值的创生性——引用古诗文、仿写诗文、诗文创造等 。根据学校推荐书目,开展大阅读活动 。阅读量要求:低年级每学期1-3本 。中年级每学期3-6本 。高年级每学期5-8本 。
4.倡导三个“共读”,激发阅读兴趣 。
“同伴共读”:以漂流书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籍“漂”给同伴,阅读后写下自己的真实感言,然后继续漂流,将好书阅读到底 。让所有参与阅读的学生在读书中开阔视野,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