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搜集具有代表性的诗词或者典故来描绘汉唐时期的服饰期盼…( 二 )


“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 。在汉文帝时“诗”已设立博士,成为经学 。在这种背景下,称屈原的作品为诗是极不合适的 。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诵读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称也名不正言不顺 。于是,司马迁就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 。不过,他还是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 。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 。真 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 。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片》 。
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 。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 。从汉至唐初这段时期,赋近于诗而远于文,从主题上看,楚辞体作品主题较为单一,多为“悲士不遇” 。而其形式也比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体式,象屈原那样书写自己的不幸与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铺张夸饰,对汉大赋的影响不言而喻 。赋自诞生之日便 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这就是受楚辞影响极深的原因 。骚体赋,多采用楚辞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也常继用了楚辞的“引类譬喻” 手法 。
除了诗、词、曲之外,历史上还存在过一种具有诗歌特点的文体,这就是赋 。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 。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斆之间的文体 。
赋与诗的盘根错节,互相影响从“赋”字的形成就已开始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出现了诗、赋合流的现象 。但诗与赋必竟是两种文体,一般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 。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 。清人刘熙载说:“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 。”
汉赋的体式上大致有三种,即骚体赋、四言诗体赋和散体赋(或称大赋) 。从赋的结构、语言方面看,散体、七体、设论体、及唐代文体赋又都比较接近于散文,有的完全可归于散文的范畴 。赋的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压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
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 。在文章中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习 。以至于有些以赋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视作骈文 。象南朝刘宋的鲍照的《芜城赋》、谢惠连的《雪赋》及谢庄的《月赋》等 。
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 。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
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 。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
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

诗体的一种 [a kind of poet] 。如:《长恨歌》;歌行(古代乐府诗的一体);歌诗(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儒林外史摘抄一句话,然后赏析,数量尽量多一点1、盗虚声者多,有实学者少
注释:
出自《儒林外史》第十回 。
声,名声;学,学问 。
赏析:
娄家三公子在船上遇到鲁编修,鲁编修问到故乡的年景,又问近来可有几个有名望的人 。三公子便说杨执中是一个品行极高的人,并拿出其诗作送于鲁编修看 。
鲁编修愁眉道:“老世兄,似你这等所为,怕是自古及今的贤公子,就是信陵君、春申君也不过如此 。但这样的人,盗虚声者多,有实学者少 。”此语指那些只有表面声名而缺少真才实学的人 。
从这句颇具说服力的话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讲究实学,反对虚声的俊才 。但从下文就可明白鲁编修如此评价杨执中的依据是:“他若果有学问,为甚么不中去?只做这两句诗,当得甚么?”
原来鲁编修所指“实学”是能够在八股举业上有所作为,所以反对一切诗歌词赋等杂览,把科场的考试标准当成人生的价值标准,其“八股举业”思想标准无孔不入,连其女儿也成了渊博的“八股宿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