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环保的诗词( 二 )


其实古代很多诗人都是环境保护的先知先觉者,他们早就给我们提出了预警 。我试着让学生寻找这些预警——古诗中的优美风景,有哪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学生收集的诗句之多连他们自己都感到震惊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楼兰古城早已消失在茫茫沙海中;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的美丽草原现在是风吹沙土尘飞扬;“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储光羲《江南曲》)、“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昔日清澈的江水,如今被污染得浊浪翻天;昔日“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响”(王维《鹿柴》)的茂密森林,今天被乱砍滥伐,连栖身的树木都被砍光了,鸟儿还唱得出歌声,还能“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吗?
是什么使曾经美丽的风景图片成了远古的神话?我引导学生从古诗探究中寻找答案 。有学生说,正是人们丢失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的淡然心境,抛弃了“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的简朴民风,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过度追求奢华的物质享受,盖豪宅,坐名车,饮豪宴,才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极度恶化 。是我们自己用双手“撕扯”了这些美丽的“图片” 。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做起,不久的将来,古代山水田园诗只会变成用文字保存的化石 。如果美丽的风景成为遥远的绝响,我们怎能创造诗意的生活?也许这正是古代诗人留给后人的启示 。
愚以为,挖掘古诗中的环保信息,引导学生把古诗当预言来读,当警告来约束,在吟诵时加一份环保的激情,强化自身的环保责任,实在是现实赋予语文教学的一项新任务 。
三、感怀古诗“今非昔比”的情境,落实环保行动 。
在古诗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只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环保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落实到环保行动上 。
读古诗可以改变消费观念 。我在教学生学北朝民歌《敕勒歌》时,首先引导学生感受美好的画面:高山蓝天下,茫茫的草原晴川,星星点点的牛羊甩着尾巴在吃草,那是充满诗意和惬意的童话世界 。接着,我介绍我国草原的现状:过去内蒙随处可见的辽阔草原,现在是斑驳陆离,想目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只能到内蒙古乌珠穆沁草原才能见到 。哪里被称为“内蒙古最后的天然草原” 。话锋一转,我引到学生讨论某些人的消费观念:因生长在草原上维护生态平衡的发菜和“发财”谐音,广东及其相邻的港澳地区的各种喜筵中,不少人为图好兆头必选这道菜;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人便对草原上的发菜进行疯狂挖采,致使草原沙漠化,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学生从来没想到自己的消费观念竟然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之一,都决心改掉陈旧的消费观念,向家长宣传拒绝吃发菜,从而让古诗学习中学到的环保理念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 。
读古诗可以改变生活习惯 。我在教学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时,告诉学生:想倾听小鸟的歌声,就要改掉吃鸟的陋习;我在教学“绿江深见底”(储光羲《江南曲》)、“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等诗句时,提醒学生:想畅游清澈的江水,就要改掉随意污染江河的陋习,还要节约用水;在教学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时,我启发学生:想呼吸清新澄澈的空气,就要改掉吃烧烤的坏习惯……
落实环保行动,做个文明而又富有诗意的环保志愿者,我的学生充满了自豪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3707556.html
形容环境的古诗词描写环境的古诗词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描写草木的词语~绿茵遍野、铺青叠翠、草色青青、绿满人间
绿草如毯、绿毡铺地、草木欣荣、百草丰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