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忙翻译: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五 )


给人幸福的不是身体上的好处 , 也不是财富 , 而是正直和谨慎 。-- 德谟可利特
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 。-- 莎士比亚
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 。-- 莱辛
真实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无论乌鸦怎样用孔雀的羽毛来装饰自己 , 乌鸦毕竟是乌鸦 。-- 斯大林
颠沛匪亏的意思 “仁慈隐恻 , 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 , 颠沛匪亏”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仁慈隐恻 , 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 , 颠沛匪亏 。
【翻译】
仁义、慈爱 , 对人的恻隐之心 , 在最仓促、危急的情况下也不能抛离 。气节、正义、廉洁、谦让的美德 , 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
【释义】
这四句话合在一起 , 讲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 。首先说的是仁德 。仁慈就是仁德 , 仁是体 , 慈是用 , 表现出来就是爱心 。能够不讲条件的博爱就是慈 , 慈的本体就是仁 , 它们是一体三面 , 同出而异名 。仁是五德之首 , 是孔子学说的核心 , 也是孔子一生追求的根本 。《论语》二十篇中有“里仁”一篇 , 专门谈仁的体和用 。
仁是抽象的哲学概念 , 不能离开具体的事项空对空地讨论 , 所以孔子举了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例如“仁者爱人” , 有爱心 , 能够爱人、爱物就是仁 , 这是孔子不得已的说法 , 因为爱毕竟还不是仁的全部境界和内容 。中国有一句话 , 叫做“博爱谓之仁” , 有人说这是孔子说的 , 其实这是唐朝韩愈说的 , 不是孔子的话 。
普通人的爱是有条件的 , 是以感情为基础的 。喜欢就爱 , 不喜欢就不爱 , 所以爱字里面有心 。简化汉字的爱干脆连心也掏去了 , 赤裸裸地告诉人爱是空心的、假的 , 信不得 。慈则是爱的升华 , 是没有条件的爱 。母亲疼爱儿女是无条件的www.SLkJ.Org , 这种爱就是慈 , 所以称母亲为慈母 。
“隐恻”也称为恻隐 , 是见人遭遇不幸而心有不忍 , 是仁慈之心的表现 , 所谓“恻隐怜人谓之慈”(《贾子道术》) 。如果分开来解字 , “痛之深为隐 , 伤之切为恻” 。孟子说:“恻隐之心 ,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 智之端也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尽心上》)做人的标准以恻隐之心为首 , 没有恻隐之心就不是人 , 这并不是孟子在骂人 , 事实确是如此 。
孟子举了“孺子坠井”的例子 , 一个人看到有孩子掉入井里 , 他瞬间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救人 , 根本没考虑是否有奖金 , 是否受表扬之类的条件 , 这就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这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点 。
“造次”的本义是仓促、匆忙 , 引申义为草率、轻忽、唐突 。人在忙乱仓促、来不及思考的时候 , 仁德所表现出来的慈爱、恻隐之心也不能够离开、不能够抛弃 , 就是“造次弗离” 。
“节义廉退”说的是五常之德除仁以外的其余四德“信义智礼” 。“节”的本义为竹节 , 竹子可以被剖开 , 但其中的节不会扭曲 , 由此引申为气节、操守 , 所谓“君子竹 , 大夫松” , 说的是人应该有所守而不变 。这里用“节”来代表五常之中的信德 。
古代国家的特使出访 , 手中都要持着一根竹子做的“旌节” , 人在旌节在 , 以象征国家的主权与尊严 。西汉的苏武 , 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 , 流放到北海牧羊十九年 , 汉昭帝时才被迎回中原 。苏武须发如雪 , 手中高举着那根旌节回到长安 , 被传为千古佳话 。
“义”是孟子学说的核心 , 也是孟子一生追求的目标 。孔子说“杀身成仁” , 孟子说“舍生取义” 。“大义凛然”是孟子做人的标准之一 , 虽有敌军围困 , 只要“义之所在 , 虽千万人吾往矣” 。“廉”指一个人有操守 , 不苟且 , 在五常中代表“智德” 。“退”的意思是谦退、谦逊、礼让 , 是“礼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