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意向小词典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 , 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 , 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 。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 , 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 。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 , 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 , 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 , 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 , 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 , 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
其实……和象征意义是一回事啦
这里有很详细的例子 , 太长了就不复制过来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711.html?wtp=tt#7
http://www.wysjy.com/yanjiu/2087.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878593.html?si=1
——————————————————————
月——引发离愁别绪 , 思乡之愁 。
白鹭——自由 , 向上 。
10首古诗词赏析1、作者为唐代著名诗人 , 因擅长写七言绝句 , 因而被称为“七绝圣手” 。
这首诗与南朝乐府《采莲曲》中的少女的描写 , 手法不同 , 性格有异.手法的差别是南朝手法采用白描 , 王诗用映衬手法 。性格差别是王诗更加精巧活泼 。
荷叶和采莲女的衣裙 , 简直就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这里代指莲花 。采莲女们进入莲池后 , 就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衣裳 , 哪是莲花哪是人面 , 直到听见歌声 , 才知道她们来了 。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 , 紧承前两句而来 。乱入 , 即杂入、混入之意 。荷叶罗裙 , 芙蓉人面 , 本就恍若一体 , 难以分辨 , 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 , 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 , 忽然不见踪影了 。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 , 是耶非耶的感觉 , 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 。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 。然而 , 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 , 莲塘中歌声四起 , 忽又恍然大悟 , “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 。“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 。本已“不见” , 忽而“闻歌” , 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 , 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 。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 , 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 。这一描写 , 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 , 令人宛见十亩莲塘 , 荷花盛开 , 菱歌四起的情景 , 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 , 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 。直到最后 , 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 , 那目的 , 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 , 还因为这样描写 , 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
借助动词 , 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2、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 , 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 , 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 , 融情景为一体 , 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 , 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 , 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 , 以明月的光影 , 反衬深林的昏暗 , 表面看来平平淡淡 , 似乎信手拈来 , 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 , 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 , 一边弹着琴弦 , 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 , 不论“弹琴”还是“长啸” , 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 , 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意思是说 , 自己僻居深林之中 , 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 , 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 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 , 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 , 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