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字开头的古诗词 “必”字开头的七字诗句( 四 )


最是诗人安稳处 , 一编文字一炉香 。——唐寅《题画廿四首》
最堪避世有墙东 , 细别薰莸鼻观中 。——方蒙仲《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最憎明镜里 , 黑白半头时 。——白居易《白发》
最传秀句寰区满 , 未绝风流相国能 。——杜甫《解闷十二首·其八》
最是凋零苏武节 , 无人海外赋招魂!——黄遵宪《羊城感赋六首》
求“于”字开头的诗句?于越城边枫叶高酬顾况见寄
于公大笑向予说观于舍人壁画山水
于公白首大梁野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于此一至情何已江南曲八首
于我悠悠竟何有醉歌
于何车马日憧憧酬李十六岐
于今年少尚如此怀素上人草书歌
=====================================于道若童蒙 。于兹乃忘倦 。于今亦奔亡 。于焉罢边衅于焉欢击筑于阗采花人于今满青苔于此炼玉液于今国犹活于此卧云松于今百战强于焉周道反于时不共酌于道喜甘临
是 字开头的诗句是离愁 —— 五代 ·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是非成败转头空 —— 明 ·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是气所磅礴 —— 宋 · 文天祥《正气歌》
是殆有养致然尔 —— 宋 · 文天祥《正气歌》
是处红衰翠减 —— 宋 ·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是以见放 —— 先秦 · 佚名《渔父》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无言独上西楼 , 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 剪不断 , 理还乱 , 是离愁 , [2]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3] 【注释】:[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2]离愁:指去国之愁.[3]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 , 另有一种之意.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 , 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 , 如作于归宋以后 , 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言独上西楼” , 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 , 并非无语可诉 , 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 , 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 , 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 , 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 , 而今他却甘冒其“险” , 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月如钩” , 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 , 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 , 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 , 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这里 , “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 , 已无法、也无须分辨 , 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句 , 以麻丝喻离愁 , 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 , 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 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 , 或写愁之深 , 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 , 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 ,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 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 , 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 , 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 , 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 , 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 , 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 , 无法驱散 , 历久弥鲜;舌品不得 , 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 , 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 , 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1、“无言独上西楼”:“无言” , 无尽思绪 , 无可倾诉;“独上西楼”:登高问月 , 无人倾诉、心境落寞的行为观照;“月如钩”:寂寞清愁的意象 , 月圆必缺 , 载荷着人生的无常之悲.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种着梧桐树的寂静庭院为秋色笼罩(梧桐 , 古有“梧桐树 , 三更雨”、“疏雨滴梧桐”等句) , “寂寞梧桐” , 似有人树泯合之感;“深院” , 庭院深深 , 音讯隔绝杳无;“清秋”:背景 , 为通篇充溢的“离愁”愁起之由.全句摹画了一幅意境朦胧、浸染着哀愁的图画.3、“剪不断 , 理还乱 , 是离愁”:表现了心宇深处深深的寂寞、万般的无奈和无法排遣的离愁.4、“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别是一般滋味”指离愁 , 即“离愁在心头”之意.如果说前文还用“剪”和“理”的动作对离愁加以形象摹刻 , 本句则将离愁写得无可形状、无以陈述 , 为更深一层的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