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诗词学会 圆朱文臧字怎么写( 五 )


??11.曲圈:就是画的天杆上的铜鼻,用它拴丝扣,以便悬挂 。
??12.扎带:就是丝巾扣中间推的绢带,用来捆扎画轴的 。
??13.燕带:就是画幅裱工的上端,粘有两条对称的直带叫“燕带” 。
??作品形式:条幅、中堂、扇面、圆光、长卷、横披 。计算单位:尺、米 。
收藏入门之七项注意
??东西太便宜绝对要警惕
??现在各城市都有不少古玩市场,也是收藏爱好者经常光顾的地方,但因市场里复制品或仿制品颇多,初涉古玩市场的收藏爱好者在购买收藏品时应注意什么呢?
???一?遇绝对便宜货要警惕
??市场上有相当多的古玩是“二手货” 。若为上品,价位一般不会太低,便宜的货色,总会有些问题,或是赝品,或是残损品 。
???二?做工粗劣的器物不可买
??一些玉器、竹器、牙器、角器等,雕工无力,不精巧,一般为粗制滥造或学徒所作,不必收藏;一些劣质玉或类似玉的石头,没有坚密光润的特质或玉内多杂质、黑点,无继续增值的可能不可买 。
???三?无法判断真品还是赝品的不可买
??有些古董虽经多方鉴定,仍无法把握它的真伪,就不必去买 。如一幅名家书画只有在认定它是真迹的情况下才会体现其价值,如果不是就会不值钱 。
???四?对古玩藏品应多看多思
??所谓多看多思多加揣摩,特别要注意古玩藏品的制作年份和艺术造型 。年份是指古玩藏品的存世越久则越有收藏价值;品味艺术价值,是看该藏品是否典雅、精湛,是否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
???五?不急于下结论
??对看中的古玩藏品不要急于洽购,既要看该物品是否值得收藏,又要看它的价格是否适中,即便是再好的古玩,若价格远高于其价值也不值得购买 。
???六?不要轻信“故事”
??古玩市场上的卖主一般都会讲述有关古玩藏品的“故事”,大凡“珍品”总能讲得绘声绘色 。收藏者应多读各种收藏书籍,了解各类古玩的确切价格行情,尤其是真伪藏品的鉴别知识,以免因轻信“故事”而上当,要知道古玩市场里有故事的古董多半是赝品 。
???七?要确定收藏目标
??集藏者要按自己的心愿,明确收藏方向,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一心一意地干下去,要肯吃苦,发现稀世珍品要肯花大价钱,要相信自己最终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古玩收藏家 。
收藏入门之鉴定常识
??警惕作假之形形色色
??(一)书画鉴定重要依据时代气息与书画家个人风格
??我们谈过以上的基础知识,再简单谈谈书画鉴定知识 。
??由于时代的发展,像纸张、印色、装裱式样等这些工艺也在不断地变化,比如书画用纸,像净皮绵廉、三层玉版等,虽然今天还有生产,但品质上已有很大不同 。又比如印色,好的印色多用矿物颜料制成,像上乘的朱砂、红宝石粉末等等,一般可以经数百年不变色 。关于印色,不同书画家所喜欢的颜色不同,其中还有区分 。张大千书画用具,都是他自己定制的专用品,十分讲究,为此,他在解放前曾受到不少同行的指责 。但是,对于他的书画进行鉴定却有所帮助 。关于装裱的款式、用料、工艺对鉴定书画真伪也起很重要的作用 。这些特征就是时代气息与书画家个人风格 。
??(二)印章
??各个时代印章的特点是不相同的,印章的时代气息可以从印章的形状、篆文、质地、印色辨别出来 。宋代书画大多不加盖作者本人名字的印章,材质以铜、玉为主,印油与其他朝代有区别 。元代开始才使用石料印章,明代开始使用“印油”,据说以沈周为代表 。有些作者固定印和油,有些作者比较乱 。
??(三)纸和绢
??纸,晋唐多是用麻制成(比如陆机《平复贴》),纸在宋代非常发达,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用熟纸写字,另还需了解自明代后各个时期纸张分类,比如布纹纸、洒金纸、高丽纸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 。
??(四)书画题跋与标签及收藏印章
??题跋分同时代人题跋与后人题跋,多为赞美之词或鉴赏之词 。
??(五)书画著录书目
??检阅是否有对某藏品的记录、说明、评价等 。
??(六)书画装裱及作者字号、籍贯、生卒时间
??现存最古老的装潢是北宋的,各个时代都有鲜明的风格 。
??(七)形形色色作假方式
??1.无意为之:如临摹 。
??2.勾填作假:挖、补、填、描等 。
??3.请人代笔:如董其昌、金农等 。
古字画的鉴别
纸绢鉴别
书画所用的材料绢和纸对于书画的断代起着一定的作用 。绢和纸的鉴别是鉴定书画又一途径 。根据和国学者目前的研究,晚周帛画和战国楚墓帛画以及稍晚时候的马王礁汉墓帛画,均是画在较细密的单丝织成的,至今为止未见用双丝绢的(即经线是双丝,纬线是单丝织成绢) 。五代到南宋时期的绢,较前代有了发展和变化 。从表面来看,除了单丝绢外,还出现了双丝绢的形式 。这种双丝绢的经线是每两根丝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约有一根丝的空隙,纬线是单丝 。元代的绢总的说来比宋绢显得粗了一些,不如宋绢细密洁白,并且还呈现出稀松的状态 。明代的绢总的看来也是比较粗糙 。明代早中期有一种质量较低较稀薄的绢,由于这种绢太稀薄不易落墨,所以书画家往往先将其托上纸然后再进行书画创作 。纸的质料是判断书画年代的又一标准 。汉、晋古纸,所见都是用麻料,较多的是用麻布、麻袋、麻鞋、鱼网等废料的再生物,也有用生麻--北方用大麻、南方用苎麻 。它的特点是纤维较粗,所以也难以作得精细,它无光、无毛、纤维束成圆形,有时见木素 。隋、唐、五代书画大都用麻纸,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唐摹《兰亭序》、杜牧书《张好好诗》,以及敦煌出洞的大批唐代经卷,无不如此 。北宋以后则急剧减少,但北方辽金的经纸还用麻料 。以后用麻纸作书画的则几乎没有 。隋、唐间,开始看到有用树皮造的纸,大都用楮或檀树皮,它们的特点是纤维较细,同时又随着手工业发展进步而产生的精细的佳作 。此种质料亦发暗无光,仅比麻纸稍亮一些,纤维束成扁片形,微有纸毛 。还有用桑树皮造的纸,其特点是纤维更细,发亮,纸面容易起长毛,纤维束为扁片形 。北宋一开始,在书法墨迹中就出现大量的树皮造纸 。以后,树皮纸产于全国 。竹料的造纸用于书画始于北宋 。竹料坚硬,最难制浆,前人无法处理它,所以不采用 。竹料造纸其纤维最细,光亮无毛,纤维束或硬刺形,转角外也见棱角 。北宋中期后,造书画纸的原料已无不具备,因而从此就不易以纸质来区别时代的前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