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山水的诗词 诸暨诗句( 三 )


这里 , 诗人既写了湖光 , 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 , 又有雨天之韵 , 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 又很笼统 , 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 。其实 , 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 。西湖很美 , 但究竟美在哪里 , 怎样美法 , 恐怕没人说得清 。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 , 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 , 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 , 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 。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 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 , 想象空间很大 , 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 。同时 , 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 , 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 。无论是淡雅妆饰 , 还是盛装打扮 , 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 , 那么不管是晴是雨 , 是冬是春 , 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 , 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 , 而且新奇别致 , 情味隽永 。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 , 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 , 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 。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 , 比起直接去描写 , 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 , 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 。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 , 同时也诉之于思考 , 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 。这一出色的比喻 , 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 , 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 。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 , 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 , 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 。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
参考资料:
1、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84(第二版):78 2、陈邦炎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7:348-349
赏析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 , 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 。“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 , 西湖水波荡漾 , 波光闪闪 , 十分美丽 。“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 , 西湖周围的群山 , 迷迷茫茫 , 若有若无 , 非常奇妙 。从第一首诗可知 , 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 , 早晨阳光明艳 , 后来转阴 , 入暮后下起雨来 。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 , 无论是水是山 , 或晴或雨 , 都是美好奇妙的 。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 , 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 , 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 , 情是广泛、豪宕之情 , 情景交融 , 句间情景相对 , 西湖之美概写无余 , 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
下半首诗里 , 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 , 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 , 而是遗貌取神 , 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 。喻体和本体之间 , 除了从字面看 , 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 , 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 , 在风神韵味上 , 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 。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 , 所以对西湖来说 , 晴也好 , 雨也好 , 对西子来说 , 淡妆也好 , 浓抹也好 , 都无改其美 , 而只能增添其美 。对这个比喻 , 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 , 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 , 雨天比淡妆” 。两说都各有所见 , 各有所据 。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 , 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 , 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 , 只是一时心与景会 , 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 , 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 , 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 , 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 , 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 , 何者指浓妆 , 何者指淡妆 。欣赏这首诗时 , 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 , 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