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韵脚格律大全 关于韵脚和诗词格律( 四 )


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
所以要说这是“基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包括绝句和律诗,共16种),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 。学习中,一定要先把这个“基本格式”背熟,记住 。从基本格式推导其他格式,是学习的一个窍门 。如果把全部16种格式都开列出来,机械硬背,那是不容易记住的 。
这个“基本格式”中所说的“平”,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字和“阳平”字;“仄”,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里的“上声”字和“去声”字 。这里所以只能说“大体上”,是因为并不完全如此 。
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这叫“对” 。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 。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从头两个字来看,平仄却是相同的,这叫“粘” 。律诗要求做到这种“对”和“粘” 。如果不符合这个要求,就叫“失对”、“失粘”,就是毛病 。
按照诗律学的术语,从一首诗的开始算起,每两句叫做一“联”,每联中的上一句叫“出句”,一下句叫“对句” 。这样也就是说,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对”,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必须“粘” 。“对”和“粘”,看一句诗的头两个字,由于第一个字有时可平可仄,所以实际上主要以第二个字衡量“对”和“粘”的标准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第一句中的“日”字是仄声字,第二句中的“河”字是平声字,符合“对”的要求,第二句的“河”字与第三句的“穷”字都是平声字,符合“粘”的要求 。第三句的“穷”字是平声字,而第四句的“上”字是仄声字,又符合“对”的要求 。掌握了“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本格式很容易地推导出其他各种平仄格式 。
绝句和律诗,都有一个要求,即偶句必须押韵,单句不用押韵(首句是个例外,押韵
或不押韵都可以) 。拿绝句来讲,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押
韵 。如《登鹳雀楼》中的“流”字和“楼”字就是押韵的 。押韵的字又必须是平声字 。当然,也有押仄声韵的诗,但很少,不属于一般情况,在此暂且不论 。
按照偶句平声押韵的要求,再加上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从上面讲过的那种基本
格式,推导出其他各种不同的格式 。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个格式中(共四句)的每一句,都可以做首句 。每换一种首句,就是一种新的格式 。
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作为首句,那么,下一句必须与之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以便押韵,那就只能选“仄仄仄平平” 。第三句必须与第二句相“粘”,又必须以仄声字结尾,那就得选“仄仄平平仄” 。第四句要与第三句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那就只能选“平平仄仄平” 。这样就产生了第二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依此类推,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作为首句,就可以推导出第三种格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如以第四句作为首句,又可推导出第四种格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以上是五言绝句的全部格式,共四种 。其实就是基本格式中的四句倒换先后次序产生的 。不同的首句,导出不同的格式 。对这四种格式,当然也可以机械地硬背硬记 。不过,还是把硬记和掌握规律结合起来,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
详情http://wenku.baidu.com/link?url=tnjAx1MRbLXGrdoeT7iSq5NbWz8zfmOkCweabtudk6Jv-cPglzF0rbUXYPsN4Pd_vRzxvCF3_gqAbCYayEBDKtAeKfvJ9AhDVD7oKg6x9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