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指导教学计划怎么写?( 十 )


二、知识结构分析(教材内容体系)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三、教学目标(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品德教育、情感状态、学习策略)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四、完成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
从摆放学习用品起,怎样听讲、怎样书写、怎样记作业,以及的简单的检验作业的方法等都是学习习惯的内容 。课堂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
2、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
学生刚刚入学,对一切都很陌生,教学是要注意根据孩子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环节,如游戏,故事,比赛等,注意从生活中找素材,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通过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