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主席长征的诗词 毛主席关于长征的诗( 七 )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创作于1935年10月,红军攻占腊子口之后、越过六盘山前 。诗中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
一、二两句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到七句是对红军长征中克服“万水千山”带来的险阻的具体描述 。
三、四两句写红军长征在山中行军,以五岭、乌蒙山代表“千山” 。
五、六两句写出红军在长征中对水的征服,以金沙江、大渡河代表“万水” 。
第七句写过岷山,岷山终年积雪,是长征最艰难的路段之一,过了岷山就意味着长征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
最后一句呼应开端,红军走过万水千山特别是岷山后全军喜悦之情 。
总体上看,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红军长征万里行军图 。万水千山是红军长征征服的对象,红军征服困难的战斗精神借助于这些自然景物显示出来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红军长征所展示的挑战精神与超越情怀 。
2、《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
这三首十六字令由毛泽东创作于长征路上,时间范围是在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之间 。诗中所指的没有哪一座具体的山,而是云南、贵州和四川一路上山给他的整体印象 。
第一首词,运用白描手法,从正面描绘了山势的高峻和红军快马加鞭飞越高山的惊心动魄的情景 。这一情景,是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闯关夺隘、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的真实写照 。
第二首词,运用比喻手法,突出群山绵延起伏、雄伟磅礴的气势,展现了红军战士万里驰骋、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 。
第三首词,也是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山势的峻峭挺拔,形象地表现了红军在实现战略转移后丝毫不减的锐气,和敢于力挽狂澜、顶天立地的胆略与豪情 。
这三首词展示了三幅画面,以点概面,相辅相成 。作者将红军长征万里征途浓缩于山,将千军万马的征战依托于山,将红军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寄寓于山,绘成了一幅壮观的长征艺术画卷 。
3、《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达了红军面对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简炼地指出了战斗的时间、景候,还创造出一个壮烈的抒情氛围 。清晨,寒霜漫天,西风猛烈地吹荡,晓月依然挂在天边,这时雁的叫声阵阵传来,更增添几分冷峻与悲壮 。
“霜晨月”这一景句的重复,固然是词牌的规定,同时又起着联系下文的作用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把红军行动生动地描绘出来了 。
下阕的开头,虽然语调比较舒缓了,但“真如铁”三字,突出了夺取这座雄关的艰辛——作者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艰辛”具体化、形象化,这是很精巧的构想;而句中的“漫道”二字却又展露出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 。
“而今迈步从头越”是上句的自然延伸 。“迈步”就是举大步,经过战斗,“雄关”而今已变成通途 。
词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个景句来收笔 。前一句写山 。“苍山”即青山 。既写出了山的颜色,也隐约流露出作者的喜悦 。“如海”是说山峦起伏不尽,就像碧波万顷的大海 。
这不仅展现了壮阔的山景,也表明了作者是站在高处眺望,一股雄壮的气概萦绕于句中 。
后一句写夕阳 。“如血”是说夕阳像鲜血那样殷红 。它点出了红军胜利越关的具体时间,还使人通过这一壮丽的图景联想到红军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
4、《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念奴娇·昆仑》是毛泽东作于1935年冬天的一首词 。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