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怎么写?( 二 )


但在若干年后,当他老了,回过头来不会因为年轻时没有奋斗却甘于平庸而留下遗憾吗?
如果陌生人点燃了他的梦想,并且付诸于行动,虽然会辛苦,而且也不一定会成功 。但我却认为他若成功,生活环境会得到质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孩子可以到更好的教育,实是可喜可贺;但若没成功,身为父亲,已经尽力,尽管事与愿违,毕竟努力过,奋斗过,也给孩子做了榜样 。
确实,心想事成必须脚踏实地,而不应该好高骛远,异想天开,否则也不会有“不配得的情结”,但也不该紧抓不放原有的人生模式,必须重新设定自己的信念 。无论如何,社会都是因为一群“不满足于现状的人”而在飞速发展中 。
既然心想事成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为什么我们不去努力达成呢?虽然真正能够达到的又有几人?
确实,很多人都困在自己设置的陷阱中 。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外界各种各样的思想、言行的影响,经年累月的集聚,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反应和行为,从而形成很多错误的人生模式 。我们应该从迷雾般的思绪中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才能找到真心想要的,从而付诸于行动 。
很多时候,失败和平庸也不过是一种习惯,常常会制约着我们,让我们甘于平庸,屡遭失败 。因此要想达到心想事成的彼岸,必须破茧而出,重新审视,塑造新的人生模式,建立新的信念,这是寻求心想事成的第一步,其实这也是最痛的一步 。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2)在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的时候有很多种情绪此起彼伏,有惊喜,有领悟,也有迷惑不解 。
惊喜的是发现自己以前的很多想法都和作者一样 。原先这种想法是普遍存在的,不是自己的脑袋出了问题 。
记得小时候就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存在一个世界,所有的力量都是由意志力控制的就好了 。只要你的意志力比别人更加强大,你就是战无不胜的,自然也是心想事成的了 。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当时我觉得自己的意志力比同龄的小孩要坚定,只要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必须会坚持下去 。这有好的一面——从不半途而废;也有坏的一面——倔强,不知变通 。
真正开始尝试“心想事成”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 。那时我的姨姥姥入了基督教,去她家玩的时候就常常借机熏陶我们这些孩子们,带我们去教堂,教我们唱圣歌 。那个时候不懂什么是信仰,更多的是好奇 。只明白如果你有什么愿望能够向神祈祷 。于是我就开始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偷偷的向神祈祷能得到好成绩 。结果自然是有的时候灵验,有的时候不灵验 。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的盛夏深夜,狂风夹着暴雨,姥姥突然心脏病发作,状况十分危急 。爸爸把姥姥从楼上背到车里,打算送她去医院 。我一向在后面扶着她,当时慌忙之间根本顾不上换衣服拿雨具 。坐在车里,我的睡裙都湿透了 。看着奄奄一息的姥姥,我当时个性的无助 。很自然地,我开始祈祷,全神贯注的祈祷,我在心里默默的说:神阿,只要姥姥能好起来,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之后姥姥就真的被抢救过来了,但是我不明白我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 。从那以后我就确定这世界上是真的有神存在的,他也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