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后感怎么写?( 三 )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并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 。虽然我相信神的存在,但是我并不能确定他是基督还是佛祖 。有的时候我就在想也许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个神,只但是理解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
自那件事情之后,我发觉只要把注意力全力地集中在一点上,想着自己要实现的愿望 。它就很可能被实现 。
但是之后我渐渐地停止了这样去做 。因为当发愿的时候我就会个性紧张,个性在意这个结果,反而没法把这个事情做好 。最郁闷的时候转成越在意一件事情就越事与愿违 。我怕这样会转成强迫症,于是就有意识的不让自己发愿 。
我是一个很爱幻想的人,一不留神就会神游太虚 。上学的时候同学都以为我爱沉思,其实我是在发呆 。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我很容易的就会开始幻想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而且十分的具体 。这些幻想似乎是无意识的,不知不觉就开始了 。但让我不解的是事实却往往和我幻想的不一样,甚至相反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的这些幻想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吗?
在“心想事成”的尝试过程中,我还渐渐发现一个规律:当你有两个愿望想要实现时,如果你选取实现你认为最重要的而放弃另一个,往往这个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愿望会某种程度的实现 。今年年初,我在等清华MBA笔试的成绩,并且在紧张的准备面试,就在这个时候父亲查出了癌症,当时情绪十分的沉重 。很想父亲的病赶紧好,也很想考上MBA 。最后我默默的发愿:如果父亲的病能好起来,我愿意放弃这次MBA 。到此刻为止,父亲的放疗和化疗都结束了,医生说各项指标都很不错,以后定期复查就能够了 。虽然此刻说治好了还为时尚早,但毕竟闯过了一大关 。而我因为笔试成绩差了2分没能参加面试,今年清华的分个性高,比北大高出十几分,因为往年他们两所校园分数都差不多 。如果我报的北大的话,也许就考上了 。所以我宁愿相信是我的愿望成真了 。
说到MBA我又想起书中提到的另一个资料:找到你真正想实现的愿望 。就像书中所说的,很多人追求的未必是自己想要的 。但是怎样才能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呢?我还没有找到答案 。就拿MBA来说,当初考是觉得这个方面很有发展,但是当我真正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和这方面的人的时候,我却发现自己的很多观点跟他们格格不入 。记得当时一个辅导班的女老师,在这个圈里小有名气 。她说她就是喜欢强者,她认为搞艺术的都是弱者 。从她的语气上能感觉出来她很看不起弱者 。对于她的这些观点我很不能理解 。虽然我也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我一向认为人类最终极的目标就应是追求心灵上的升华 。作为心灵层面的一种反映,艺术一向是我所喜欢和追求的 。这使我开始思考MBA是不是我想要的 。从小我就很喜欢画画,周围的人都认为我有必须的天赋 。但是当时由于家里条件不好没能系统的学习 。上大学的时候也是思考到好找工作而学了理科 。我一向想从事和艺术、设计、文化相关的工作,但是身边的人都说这样不太现实 。作者说鼓励身边的人“做梦”,这也算是给我的一种鼓励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