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楹联律词校验 楹联是什么意思?( 六 )


“夫妻恩今世未全来世有;儿女债两人同负一人完 。”
此联写的是廖仲恺被反动派杀害以后 , 与妻子儿女永别 。上联是从妻子的角度写的 , 下联是从子女的角度写的 , 是并列的两个方面 。
但也有上下联是顺承的 , 这叫做“串对” 。例如 , 杜甫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一联: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此联上下联之间是顺承关系 , 即下联是上联的继续 。当然 , 顺承关系还包括条件与结果 , 先后连接 , 转折连接等关系 。
但是 , 在对联中不能出现“合掌” , 即上下两联事意重复 。如:
“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
这里 , “宣尼”和“孔丘”是同一个人;“悲”和“涕”是同义 , “获麟”和“西狩”指的是同一件事 。
对联 , 出律是什么?对联有规格的 , 这个规格成为“格律” 。最基本的格律是六大元素:1字数相等、2内容相关、3词性相当、4结构相称、5平仄相谐、6节奏相应 , 当然其他的还有很多 。如果你写的对联不符合上述六大基本元素 , 那么别人就会说你写得不合格律 , 简称“出律”了!
写一段介绍对联的文字对联又称楹联 , 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 , 又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 , 以“对联”称之 , 则肇始于明代 。它是一种对偶文学 , 起源于桃符 , 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 , 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 , 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
对联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 。大致可分诗对联 , 以及散文对联 , 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 。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追问OK

写楹联要写横批吗?不要的 。
楹联亦称楹贴、对子、对联 , 由上、下联组成
所谓“楹联” , 就是贴在楹柱上的联句 , 因为上句和下句相对 , 比如:上句是“风吹天边月” , 下句就对“雨洗山上松” , 所以又叫“对联” 。中国人过春节时喜欢把它贴在门的两边 , 渲染喜庆气氛 , 如左边贴“一元复始迎奥运” , 右边就贴“万象更新望神州” , 因此又叫“春联” 。
楹联是由两个工整的对偶语句构成的独立篇章 。其基本特征是字数相等 , 字调相对;词性相近 , 句法相似;语义相关 , 语势相当 。楹联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体裁和文化现象 , 孕育在“骈语”和“律句”之中 , 形成在“骈文”和“律诗”之后 , 独立在“骈文”和“律诗”之外;又与书法艺术相表里 , 发达在“骈文”和“律诗”之上 。楹联是一个文学品牌 ,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 最具有中国特色 , 不能翻译 , 也不能改写 , 更不能移植 。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 , 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千余字 。对联形式多样 , 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 , 使用何种形式 , 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 , 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 ,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 不多不少 。
二、要平仄相合 , 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 , 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 , 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
三、要词性相对 , 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 , 实对实」 , 就是名词对名词 , 动词对动词 , 形容词对形容词 , 数量词对数量词 , 副词对副词 , 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
四、要内容相关 , 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 , 但又不能重覆 。
此外 , 张挂的对联 , 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 , 自右而左 , 由上而下 , 不能颠倒 。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 , 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 , 也是对联的中心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 , 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 , 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对联即“楹联” , 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 。据《宋史•蜀世家》载 , 五代后蜀主孟昶曾在岁除之日写了“新纳余庆 , 佳节号长春”的桃符联语 , 挂在宫中迎春祈福 , 后人始将此引为对联的初例 , 距今已逾千年历史了 。自明代起 , 使用对联的风习渐盛 , 与新年节序有着渊源关系的春联也因此逐渐突破了原属的范围 , 或题泳山川名胜 , 或歌颂风物岁时 , 或抒发情怀心意 , 成为广泛应用的文体表现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