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与花儿有关的诗句( 三 )


关于十二个月花的诗句(一)
二十四番花信:
花信,即以花作为标志的花期,亦称“花信风”,即风报花之消息 。风应花期,我国便产生了“二十四番花信风”节令用语,它亦是我国表示气候变换的词语 。《内经》:“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 。”根据农历节气,每年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 。每气15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 。八气共是二十四候,每一候应一种花信 。二十四候便成了二十四种花期的代表 。他们的顺序是: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端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花,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
(二)
“十二姐妹花”歌谣:
正月梅花凌寒开,二月杏花满枝来 。
三月桃花映绿水,四月蔷薇满篱台 。
五月榴花火似红,六月荷花洒池台 。
七月凤仙展奇葩,八月桂花遍地开 。
九月菊花竞怒放,十月芙蓉携春来 。
十一月水仙凌波开,十二月腊梅报春来 。
(三)
百花所展示的自然美十分诱人 。而对花的钟情,莫过于骚人墨客了 。他们玩味和吟咏百花,因而便有了十二月花神之说 。十二月花神是:
一月兰花屈原,二月梅花林,三月桃花皮日休,四月牡丹欧阳修,五月芍药苏东坡,六月石榴江淹,七月荷花周濂溪,八月紫薇杨万里,九月桂花洪适,十月英蓉范成大,十一月菊花陶潜,十二月水仙高似孙 。
冰心的诗富含哲理,请找出下边这首诗中含哲理的诗句,并说说你对诗(1)富含哲理的诗句:_花的价值,要因着果儿定了 。
(2)该句的含义:_是的,当花儿美好的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的时候,什么才能衡量其真正的价值呢?—那就是果儿 。果儿愈甜美,愈爽口,愈美味,那么花儿的价值也愈大 。其实,人们不也是这样吗?花儿好比是人,而果儿则是他们为社会作出的贡献 。作出的贡献越大,他生命的价值也越大 。
描写春天花的诗句?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
《春行即兴》
《春行即兴》是唐代诗人李华的作品 。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小诗 。全篇写诗人行经宜阳时即目所见的暮春景色,在景物描写中,渗染着诗人感伤,哀愁的心情 。此诗一句一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四句诗就如四幅图画,描绘了春天野外盎然的生机,抒发了诗人对凄凄芳草、潺潺涧水、落花芳树、鸟语空山的无穷游兴,同时蕴含着时世乱离景物依旧的沧桑感 。其妙处在于字面上毫不涉及人事,但诗人却借描写自然景色反映了社会的动乱 。正因为此诗具有感物伤时、即小见大、意境含蓄的特点,所以为历代所传诵 。
全文:
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
赏析:
这是一首景物小诗 。“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涧水东流复向西 。”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此时,这里清泠泠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 。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 。“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那是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 。“自落”和“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无限寂寞之感 。
这首诗与一些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处 。首句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里“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都显示了荒凉的特点 。第三句和第四句与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都显示了凄凉冷落的特点 。这末二句的“自”和“空”两个字的作用跟杜甫《蜀相》中的“自”和“空”作用是一样的,春色大好,但无人欣赏,其实用乐景写的是哀情,显出山中的宁静,从中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另外,“自”和“落”则可联系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感慨春光无限好,却物是人非,满眼苍凉景象的诗句:“花自飘零水自流 。”全诗表达了作者面对城破人稀的情景而产生的感世伤怀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