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个诗词,请点评|初学者真心求教

首先声明:我是来交流,不是来点评 。
1、诗词重在主题思想和意境,这就跟个人的学历、阅历有关了 。学历,在这里指的是所学到的各种知识,是诗词写作的基础;阅历,指的是人生经历(社会经历、生活经历)以及形成的思维方式和理解方式,是诗词创作的根本 。
现代诗的格式自由、写法随意,要求没有古诗那么严格,特别是不用讲究什么平仄,但读起来也要朗朗上口,尽量意简言骇,用字用词要精准,不一定要华丽,切不能记流水账似的去表述自己的观点、情感 。其实要写好现代诗,亦非易事 。因为现代诗更容易让人阅读和理解,所以要给人更好的感觉,需要的可不是平平仄仄平平仄那么简单了 。
2、如你所写的,每句字数都一样(这无所谓的),我想你是古诗接触的比较多(题外话),只是感觉有些字词过于直白或使用不当,给人的感觉没有诗的美感,严格来说这不是诗 。可能有些人会说,现代诗或者现在的诗,是自由的,是没有框框条条的,但我想说的是,没有严谨,就没有精品 。如果不管怎么写都可以算是诗,那也太泛滥了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诗人,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写得出诗 。总觉得中华的优良传统文化在慢慢消失了,如果再让一些次品赝品来滥竽充数、混淆视听,那毒害的是我们的下一代 。听说现在大多书刊都是这样,你成了会员,你的作品就可以发表,而很多青少年无法去判断优劣,久而久之便可能把不好的东西潜移默化了,可怕!当然了,相信现在的青少年,没有几个人会去看书了,就算看书,也不一定是看“好书” 。
3、回到正题,你能够学习写诗,这是一件值得坚持的事 。向你致敬!
建议多看些近代诗,如鲁迅、老舍、胡适、艾青等等,我个人认为那可以提升人的洞察力和精神境界,如果要更美感的,我认为徐志摩、席慕容、汪国真等人的是首选 。国外的也可以多看看,如普希金、泰戈尔等,可以的话看原文更好 。古诗也要多看看多学学,很有帮助的 。一些教写诗歌的、诗词鉴赏的,也可以看看,但要切记:尽信书,不如无书 。有些书名我忘了,如果你有需要我回头找了发给你参考参考 。自取所需吧!
其实写作这玩意,说白了,还是那么几句老话,就是多看、多写、多思考、多交流 。写诗,就是在诗海里找寻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那一叶扁舟 。
4、一时有感而发,啰啰嗦嗦那么多,非专业人士意见,请多多指正!同时呢,做人要乐观积极,可不要像海子那样,太可惜了!
请问古诗词的评论在古代怎么说?
楼上说的有点小问题,说出来一起讨论 。
“需”与“样”不是“相粘”,而是“相对”,可能是笔误了 。
“相对”是指一二句,三四句,五六句和七八句之间要字字平仄相对,即要平对仄,仄对平(这只是大致上说,因为有许多例外 。
如首句和偶数句用韵时例外;还有所谓的一句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大致的规则;还有拗句补救的问题 。
细说还要用好多文字 。
)“对”只要不违反格律诗的规则(如“孤平”),在此前提下是可以有所变通的,即实际诗中两句之间未必都必须一一相对 。
这是近体诗的一个基本的原则 。
“相粘”是指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相一致,即平与平、仄与仄相粘,具体地说:第三句与第二句的第二字、第五句与第四句的第二字、第七句与第六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相同 。
该诗中“树”与“样”、“香”与“泼”、“到”与“色”平仄相同,是“相粘”,不是“相对” 。
与“对”不同,“粘”是必须(注意!!!是必须)遵循的,不能“尽量”,因为“二四六”必须分明 。
还有,该诗的平仄我没细研,但用韵我认为没问题 。
因为“葩”“华(花)”“霞”“家”“芽”在“佩文诗韵”中均在“下平六麻” 。
以上个人浅见,不知道楼上同意否?
如何评价古诗词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了我上学的时光 。
1、首先要先通读一下作品,有了个初步的理解;2、认真了解下作者的生平,文风;3、扒一下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比如当诗人是漂泊他乡,还是家国破败,还是中第后喜欲狂;4、再次总结你的理解 。
相信你已经整理了一些评价的模板 。
作者运用了XX手法,描写了XXX内容,通过写了XXXX,表达了XXX 。
套一下你的理解,一篇评价就出来了 。
最后附上刘需敏老师的高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