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诗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随口吟出的诗,除非是名人或权贵会有人记下来,一般普通人的诗是不会被记录下来的.有的有心记的诗人吟完后会及时记录下来,其中好的诗,就会被人们相互传阅而流传下来.也有许多诗是写出来的,尤其是那些长诗.
古人对诗文很崇敬的,有时甚至是崇拜,特别是那些不会写诗的人,他们是使诗歌能流传下来的主力军.
由于古代没有先进的印刷技术,古人是非常重视抄写和记录的,这也是许多文字能流传到现在的主要原因.

【古人的诗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民间的记录只在流传范围上发挥了作用,长久保留,官方的搜集和编撰功不可没.几乎每个朝代官方都会组织大规模的编修活动.
古代诗歌的流传方式?古代的诗歌有很多种流传方式:
1、出诗集 。这个方式需要用到钱,一般分三种:一是自己掏钱出自己的诗集;二是欣赏自己做的诗词的达官贵人资助;三是出版商要以此牟利而出诗集赚钱
2、艺人传播 。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是早期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 。所以很多诗歌便通过青楼、戏院等娱乐场所传播,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诗人才子经常光顾那里的原因
3、民间传播 。老百姓虽然做不了诗,但却可以读诗,就如白居易、杜甫等做的民间诗歌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4、风景名胜的留诗 。诗人经常有这样的一个习惯,不管走到哪里,一有什么灵感或感慨,总是喜欢用笔写下来,所以经常见到许多风景名胜上留有诗词,一首好的诗词会让那风景名胜更加有名,而由此这些诗词就流传下来了,甚至比其他方式更加有效
等等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更多方式
古人的诗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古代诗词的歌曲还有流传下来的吗?烛影摇红·上元有怀(张抡)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 。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 。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 。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 。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 。可是尘缘未断,漫惆怅、华胥梦短 。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王维)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白居易)衙排宣政仗,门启紫宸关 。彩笔停书命,花砖趁立班 。稀星点银砾,残月堕金环 。暗漏犹传水,明河渐下山 。从东分地色,向北仰天颜 。碧缕炉烟直,红垂佩尾闲 。纶闱惭并入,翰苑忝先攀 。笑我青袍故,饶君茜绶殷 。诗仙归洞里,酒病滞人间 。好去鹓鸾侣,冲天便不还 。贺雨(白居易)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 。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 。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 。遂下罪己诏,殷勤告万邦 。帝曰予一人,继天承祖宗 。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 。元年诛刘辟,一举靖巴邛 。二年戮李錡,不战安江东 。顾惟眇眇德,遽有巍巍功 。或者天降沴,无乃儆予躬?上思答天戒,下思致时邕 。莫如率其身,慈和与俭恭 。乃命罢进献,乃命赈饥穷 。宥死降五刑,已责宽三农 。宫女出宣徽,厩马减飞龙 。庶政靡不举,皆出自宸衷 。奔腾道路人,伛偻田野翁 。欢呼相告报,感泣涕沾胸 。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 。诏下才七日,和气生冲融 。凝为悠悠云,散作习习风 。昼夜三日雨,凄凄复蒙蒙 。万心春熙熙,百谷青芃芃 。人变愁为喜,岁易俭为丰 。乃知王者心,忧乐与众同 。皇天与后土,所感无不通 。冠佩何锵锵,将相及王公 。蹈舞呼万岁,列贺明庭中 。小臣诚愚陋,职忝金銮宫 。稽首再三拜,一言献天聪:君以明为圣,臣以直为忠;敢贺有其始,亦愿有其终 。与沈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白居易)清晓趋丹禁,红樱降紫宸 。驱禽养得熟,和叶摘来新 。圆转盘倾玉,鲜明笼透银 。内园题两字,西掖赐三臣 。荧惑晶华赤,醍醐气味真 。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烧人 。杏俗难为对,桃顽讵可伦 。肉嫌卢橘厚,皮笑荔枝皴 。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 。偷须防曼倩,惜莫掷安仁 。手擘才离核,匙抄半是津 。甘为舌上露,暖作腹中春 。已具长尸禄,仍惊数食珍 。最惭恩未报,饱喂不才身 。和晨霞 此后在上都作 。(白居易)君歌仙氏真,我歌慈氏真 。慈氏发真念,念此阎浮人 。左命大迦叶,右召桓提因 。千万化菩萨,百亿诸鬼神 。上自非相顶,下及风水轮 。胎卵湿化类,蠢蠢难具陈 。弘愿在救拔,大悲忘辛勤 。无论善不善,岂间冤与亲 。抉开生盲眼,摆去烦恼尘 。烛以智慧日,洒之甘露津 。千界一时度,万法无与邻 。借问晨霞子,何如朝玉宸?奉和麟德殿宴百僚应制(鲍君徽)睿泽先寰海,功成殿武韶 。戈鋋清外垒,文物盛中朝 。圣祚山河固,宸章日月昭 。玉筵鸾鹄集,仙管凤凰调 。御柳新低绿,宫莺乍啭娇 。愿将亿兆庆,千祀奉神尧 。汉宫词二首(鲍溶)柏梁宸居清窈窕,东方先生夜待诏 。夜久月当承露盘,内人吹笙舞凤鸾 。月映东窗似玉轮,未央前殿绝声尘 。宫槐花落西风起,鹦鹉惊寒夜唤人 。水调歌头(包恢)羽觞随曲水,佳气溢双清 。真贤瑞世,恰与真圣日同生 。出侍红云一朵,出按皇华六辔,特地福吾闽 。底是长生箓,八郡咏歌声 。奏天子,倾义廪,济饥民 。南州指使,青州公案一般仁 。却恐紫泥有诏,社稷重臣事业,非晚觐岩宸 。来岁这般节,宣劝玉堂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