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惜春精彩诗词有哪些( 四 )


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题 解】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
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梁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 。
双调,六十字 。
这首《蝶恋花》作于何时已不可考 。
只知苏轼晚年贬官惠州期间,曾叫随行的侍妾朝云歌唱 。
这首词在感叹春光易逝、佳人难得中,表现出作者寂寞失意的惆怅 。
句 解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 。
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 。
“残红”,是说红花已所剩无几 。
着一“褪”字就深了一层,不但花少,且已褪色,感伤之情更浓 。
睹暮春景色,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 。
不过一般人写伤春意绪,总会把那种凄迷寥落之感表达到极致 。
苏轼则更多了一些旷达 。
有繁华就有衰落,有凋谢就有新生 。
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
接着,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转向不远处更加开阔的地方 。
只见燕子掠着水面低飞,绿水环绕着人家的墙院 。
寥寥几笔,便勾画出春意未尽的乡村图景 。
飞动的燕子为画面增添了动态之美;“绿水人家”则带来了生活的气息,并为后文“墙里佳人”的出现作好了铺垫 。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人以为应是“晓” 。
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 。
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 。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 。
枝头上的柳絮随风远去,愈来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没有青青芳草呢 。
“柳绵”,即柳絮 。
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 。
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 。
“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 。
即便如此,这两句还是蕴含着许多的辛酸和悲哀 。
据《林下词谈》记载:“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 。
时青女(霜神)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 。
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 。
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
’”联系当时苏轼的遭遇,是颇耐人思索的 。
苏轼一生漂泊,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 。
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 。
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墙里有人荡秋千,墙外有条小道 。
墙外小道上走着行人,墙里飘来佳人清脆的欢笑 。
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 。
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与读者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 。
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 。
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 。
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 。
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 。
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我们已感受到一种冷落寂寞 。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 。
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 。
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
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认为是行人心存爱慕之情,而佳人却根本不知 。
行人的“有情”遭遇佳人的“无情”,心中无可奈何,故十分烦恼 。
这俨然是一个单相思式的喜剧 。
倘若这是作者目睹他人的遭遇,或许可以说是借爱情来写人生普遍存在的这样一种矛盾 。
但词中“行人”更接近作者自己的写照,其中“情”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绝不仅限于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