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惜春精彩诗词有哪些( 五 )


作者饱经沧桑,有惜春迟暮之情,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 。
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读者去回味,去想象 。
评 解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
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 。
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
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 。
他的婉约词同样有劲气流动,不同于花间词的软弱 。
词中包蕴的意趣亦为词家推重 。
《古今词话》说此词写行人多情与佳人无情,“极有理趣” 。
所谓“物自无情而人自多情”,这是人生中...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是谁的诗词?
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
全诗如下: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 。
匆匆春又归去 。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
春且住 。
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
怨春不语 。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
蛾眉曾有人妒 。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
君莫舞 。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
闲愁最苦 。
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
译文如下: 还经得起几回风雨,春天又将匆匆归去 。
爱惜春天我常怕花开得过早,何况此时已落红无数 。
春天啊,请暂且留步,难道没听说,连天的芳草已阻断你的归路?真让人恨啊春天就这样默默无语,看来殷勤多情的,只有雕梁画栋间的蛛网,为留住春天整天沾染飞絮 。
长门宫阿娇盼望重被召幸,约定了佳期却一再延误 。
都只因太美丽有人嫉妒 。
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的名赋,这一份脉脉深情向谁倾诉?奉劝你们不要得意忘形,难道没看见玉环、飞燕都化作了尘土 。
闲愁折磨人最苦 。
不要去登楼凭栏眺望,一轮就要沉落的夕阳正在那,令人断肠的烟柳迷蒙之处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辛弃疾南渡之后的第十七年,时年四十岁,被朝廷支来支去的他再次由湖北转运副使改调湖南转运副使 。
辛弃疾在此前两三年内,转徙频繁,均未能久于其任 。
他本来是要积极建功立业的,被调到湖北去管钱粮,已不合他的要求;再调到湖南,还是管钱粮,当然更是失望 。
他心里明白朝廷的这种调动就是不让恢复派抬头 。
这次,他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官湖南 。
现实与他恢复失地的志愿相去愈来愈遥远了 。
行前,同僚王正之在山亭摆下酒席为他送别,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 。
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 。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 。
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给我几句有关燕子和大雁的诗句
古诗词中“燕子”意象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
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
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