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孟浩然关于岳阳楼记的诗句( 二 )


“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 。
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 。
霪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怎能不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呢? 第4段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 。
“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 。
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 。
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 。
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 。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 。
“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
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 。
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
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 。
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 。
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 。
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 。
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
《古文观止》的作者总评本文说:“岳阳楼大观,已被前人写尽 。
先生更不赘述,止将登楼者览物之情写出悲喜二意,只是翻出后文忧乐一段正论 。
”这一评语确实道出了本文的精神实质
古诗词《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是进亦忧,退亦忧 。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白话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巴陵郡守 。
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过去一切废弃的事情,都重新兴起 。
于是重修岳阳楼,增加过去旧的规模,刻制唐代贤人和现代人的诗赋在楼上,嘱咐我做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
在我看来,巴陵郡的盛景,全在洞庭湖上:衔接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一望无际,早晨的光辉和晚上的美景,有万千的气象,这就是岳阳楼的大景观,前人的叙述已经很详尽了 。
然而这里北面通到巫峡,南面极尽潇湘一带,被降职的官吏、诗人墨客,多到这里来聚会,观览景物的心情,难道没有不相同的吗?当那久雨霏霏落下,一连几个月不断 。
阴冷的风狂吹怒叫,污浊的水浪横在空中;日月星辰隐没了光辉,山岳潜藏起形迹;商人旅客不能外出,船上的桅杆倾倒、橹桨损坏;傍晚时天色一片昏暗,耳听的老虎啸叫,猿声悲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