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州的诗句期待跟多回答( 三 )


只留得 , 江山依旧 , 
听闲人 , 把酒醉题诗 。
任茫茫 , 今来古往 , 
何必沾衣 。

龙昌期 , 宋大中祥符年间人 , 官至中丞 。他应邀入福州讲学 , 写有《三山即事》一诗:
苍烟巷陌青榕老 , 
白露园林紫蔗甜 。
百货随潮船入市 , 
千家沽酒户垂帘 。
诗中勾画出当时福州的古榕、巷陌、园林风貌 , 以及物产丰富、商贸发达、社会安康的景象 。特别是 “百货随潮船入市” , “万家沾酒户垂帘” , 反映当时福州已成为繁荣的港口城市 。福州很早以来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集散地之一 。宋朝福州已有开往海外的航线 , 海外贸易发达 。福州港进出海舶很多 , 宋代蔡襄《荔枝谱》说:“舟行新罗、日本、琉球、大食之属”。可见海外通商之广 。到了明代对外贸易进入鼎盛时期 。明代初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 对促进福州和海外的交往 , 繁荣福州地区的工商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明成化十年 , 市舶司从泉州移置福州 , 福州港便代替泉州港 , 被朝廷指定为对外贸易港 , 并成为中国政府与琉球(日本)往来惟一港口 。

明代嘉靖八年进士、布政司参议林恕的《平远台》一诗也反映出当年福州港口万国通航的繁荣景象:
原是蓬莱顶上峰 , 六鳖移向粤城东 。
天连螺渚风涛壮 , 月照龙江岛屿空 。
万国舟航通禹贡 , 九仙楼阁倚空同 。
凭栏纵目孤鸿外 , 遥见扶桑海日红 。
诗人站在于山平远台 , 凭栏远眺台江白龙江 , 海面“万国舟航通禹贡”、遥见扶桑(日本)海日红景象 , 感慨万千 。

清康熙年间 , 福州人 , 内阁学士谢道承的《南台竹枝词》也多少反映当时福州对南洋(诗中暹罗今泰国)贸易发达、商业繁荣的面貌:
暹罗一去梦魂遥 , 
远浦轻帆不可招 。
试向罗星塔前望 , 
双江春涨又平桥 。

福州内河纵横交错是福州一大景观 。清代张绅在《杂忆福州》中写道:
城中到处小河沟 , 
垂柳人家夹岸幽 , 
每爱水边凉意满 , 
日斜来上酒家楼 。
他在《福州竹枝词》有:
月在梧桐风洒然 , 
门前即有打鱼船 。
大河水长小河满 , 
潮落趁潮沙岸边 。
福州内河由绪山溪水汇成的 , 又与大江海潮相通 , 潮涨潮落 , 河岸垂柳、日斜酒楼、打鱼船只往来 , 使榕城盎然生趣 。

沈铁刘(1898-1993)《榕城竹枝》(四首) 这是一组反映40年代福州城社会面影和自然景观的诗作 , 采用竹技调形式 , 抒咏出市井风俗画和乡土生活图 , 通俗易懂 , 明白如话 。
中亭列炬耀如绳 , 桥北桥南最不胜 。
犹是春江花月夜 , 十年梦断后街灯 。

城边春树郁重关 , 城里千家绕屋山 。
呼酒客来宫巷外 , 买杉人向水流湾 。

草木仓山百战酣 , 龙潭高雾掩双骖 。
柳花飞过杨桥路 , 四月江城似水南 。

才过西郊橄榄风 , 枇杷欲老荔枝红 。
小楼夜雨烹牛脍 , 花巷青帘卖肉绒 。
诗中描写了台江中亭街耀眼的街灯;闽江万寿桥的南北两岸美景; 城内南后街花灯;水流湾木材制作家具的集市;仑山古烟台 , 龙潭角 , 以及福州特产橄榄、荔枝、肉松和牛肉烹成风味小吃 。

值得注意是 , 在丰富的福州诗吟中有不少描写城外台江和郊区的诗篇 。出现城内三山所没有的沙洲、彩舟、秋云、流水的景致 。如明代王恭《台江访古》:
无诸古城外 , 潮满合沙洲 。
宾从留骢马 , 壶觞度彩舟 。
山回川月夜 , 猿哭海云秋 。
寂寞屠龙事 , 台江空自流 。

曾巩(1019-1083年) , 江西南丰县人 ,  宋熙宁十年任知福州 , 春日出南台游览 , 从水塘、堤坝、到一番桃李、青青草色 , 触景生情 , 思归故里 。咏《福州城南》 , 这是一首较早反映台江诗篇:
雨过横塘水满堤 , 乱山高下路东西 。
一番桃李花开尽 , 惟有青青草色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