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台帖|李白手迹《上阳台帖》( 三 )


在荣宏君看来 , 李白情商很高 , 成功设计自己的人生 , 以道入仕 , 无疑是一条终南捷径 。只是 , 翰林待诏的职务本是陪皇帝游戏笔墨的闲差 , 显然不能实现他济世报国的初衷 。天宝三年(744) , 受奸臣诬告 , 李白被唐玄宗“赐金还山” 。离开长安之后 , 李白和诗友杜甫、高适相约漫游河南山东等地 。荣宏君推测 , 《上阳台帖》正是写于这次漫游途中 。三人一起游历到王屋山 , 寻访阳台观的道长司马承祯 。可到那儿才发现 , 司马道长已经仙逝 。无缘得见老友 , 目睹他留下的巨幅壁画 , 李白感从中来 , 挥笔写下《上阳台帖》 。在这首四言诗中 , 前两句“山高水长 , 气象千万” , 描绘的正是壁画中王屋山的景色;后两句“非有老笔 , 情状可穷” , 则是赞美司马承祯高深的画工 。
经历初唐四家的发展 , 盛唐书风从方整劲健趋于雄浑肥厚 , 在张旭、颜真卿的引领下 , 已渐摆脱二王束缚 , 开拓出狂草与楷书的新境界 。据明人解缙《春雨杂述书学传授》记载:“旭传颜平原真卿 , 李翰林白 , 徐会稽浩 。”李白草书深得张旭真传 , 纵放自如 , 意态万千 , 与其他人相比 , 精通剑术的李白 , 自然与从公孙大娘舞剑悟到草书深邃的张旭 , 更为投契 。同时收藏有怀素《食鱼帖》和颜真卿《祭侄文稿》的元代大藏家张晏 , 对李白的《上阳台帖》格外偏爱 , 他在题跋中写道:“谪仙书传世绝少 , 尝云:欧、虞、褚、陆真书奴耳 。自以流出于胸中 , 非若他人积习可到 。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 , 高出尘寰 , 得物外之妙 。尝遍观晋唐法帖 , 而忽展此书 , 不觉令人清爽 。”
上阳台帖|李白手迹《上阳台帖》

余叔岩使用过的鼓和张伯驹用过的镇纸 , 荣宏君收藏
散聚因缘至清代 , 收藏家安岐去世之后 , 他所藏的《上阳台帖》被收入乾隆内府 , 此后便一直保存在宫中 。
1911年 , 清朝覆灭 , 逊帝溥仪不断将历代珍品书画偷盗出宫 。1924年 , 溥仪被驱逐出宫入住天津张园后 , 为了维持骄奢的生活 , 不得不变卖手中书画 。《上阳台帖》正是在这一时期被溥仪出手 , 散落民间 , 最终被郭葆昌收藏 。
郭葆昌的来头并不简单 。早年他曾在北京一家古玩店当学徒 , 精于清代官窑瓷器鉴定 。后来他当了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差官 , 由于为人机警干练 , 深受袁世凯的信任 , 逐渐升至总统府庶务司长 。袁世凯称帝时 , 任命他为陶务总监督 , 负责烧造一套多达三四万件的“洪宪御瓷” 。袁世凯皇帝梦破之后 , 这套瓷器多数成为郭葆昌私人藏品 , 他也因此发了一笔横财 。
1937年春天 , 39岁的张伯驹在郭葆昌家中首次见到《上阳台帖》 , 同时看到的还有名列乾隆“三希堂”中的两件晋代法书——《中秋帖》和《伯远帖百思特网》 。张伯驹在《春游琐谈》一书中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情形:“郭(葆昌)有伊秉绶《三圣草堂额》 , 颇为自豪 。但其旨在图利 , 非为收藏 。当时余恐两帖或流落海外 , 不复有延津剑合之望 。”张伯驹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半年前 , 为了筹备大哥的丧礼 , 恭亲王奕訢之孙溥心畲便将家中所藏的唐韩幹名画《照夜白图》出售给了上海古董商叶叔重 , 并最终转售英人 , 致使国宝散落海外 。张伯驹对未能阻止此事一直耿耿于怀 , 眼见郭葆昌并非藏宝之人 , 他很快便请惠古斋老板柳春农当中间人 , 前往协商购买事宜 。
商谈非常顺利 , 双方议定 , 张伯驹以20万元购买《上阳台帖》《中秋帖》《伯远帖》 , 以及唐寅《孟蜀官妓图》、王时敏《山水》轴、蒋廷锡《瑞蔬图》在内的6件书画作品 , 先付6万元 , 余款则以一年为期付清 。没有想到 , 到了夏天 , “卢沟桥事变”爆发 , 金融封锁 , 到了第二年张伯驹仍然不能还上余款 , 无奈之下 , 只有仍由柳春农作为中间人 , 退回《中秋》《伯远》两帖 , 以《上阳台帖》及其余画作留抵已付的6万元 。郭葆昌去世之后 , 张伯驹托人向其后人郭昭俊询买二王法帖 , 但对方要价黄金千两 , 彼时张伯驹刚以4万元购得西晋陆机《平复帖》 , 显然无力支付如此巨款 。这两件国宝几经波折 , 终在张伯驹的建言下 , 由故宫博物院以重金从香港购回 , 则属后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