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得,地各表示什么词

1、“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2、“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
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3、“得”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
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
的,得,地各表示什么词

扩展资料:
1、”的、地、得”的读音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
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
2、“的、地、得”用法不同,意思有别
“的、地、得”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 。比如:
(1)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
(2)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 。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 。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

形容有远大抱负,却实现起来困难重重的诗词有哪些?1. 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咏史》魏晋·左思
2.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唐·鱼玄机
3.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自嘲》 宋·陆游
4.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
5.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五首·其一》陆游
6.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孟郊
7.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李白
8.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曹操
9.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南园》李贺
1、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咏史》魏晋·左思
释义:落落:和人疏远难合 。穷巷士:居住在僻巷的贫士 。抱影:形影相吊 。守空庐:守着空房子 。
意思:与人寡合之贫贱士,住在穷巷空室之中,对影独守 。
2、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唐·鱼玄机
释义: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此处泛指女性服装 。作者谓自己是女性,虽然能诗会文,也被阻挡,不能进考场 。掩诗句:指掩盖了自己的诗文才华 。榜中名:古代科举考试录取金榜上的人名 。
意思:我若是男子,也不至于羡慕榜上名,以我的才华,拿个当朝进士当当,又有何难?是这女儿身误了我,误了我呀 。
3、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自嘲》 宋·陆游
释义:形容:容貌,容颜 。变改:亦改变,这里指容颜还没有太大改变 。
意思:老去以后容貌虽然变改,醉了以后意气仍然轩昂 。太行王屋两座山究竟是怎么被移动的?可笑我自己就像愚公一样不自量 。
4、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
释义:对:面对 。故国:指故乡 。
意思: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
5、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五首·其一》陆游
译文: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释义: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 。名世:名传后世 。堪:能够 。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 。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 。杜甫《咏怀古迹》诗之五称赞诸葛亮说:“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