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绍兴香炉峰的游记,要说明文

香炉峰 , 又名宛委山、石匠山、玉笥山 , 亦称天柱山 , 与大禹陵所在的会稽山相连 。相传山上有“金简玉字之书” , 夏禹发之 , 得“知山河体势” , 终于治平洪水 。香炉峰高 354 米 , 峰顶数十米见方 , 形似香炉 , 峰由此而得名 , 这是一处佛教寺院与风景名胜兼有的游览胜地 。从禹陵左侧 , 有轿路、螺丝沿、口山路三处可达山巅 。螺丝沿在炉峰北坡 , 陡峭危岸 , 从山脚启程 , 过南镇殿遗址 , 登 1508 级石阶 , 越新建而尚未命名的一号亭、二号亭、三号亭以及青翠亭 , 一路登攀 , 真如王十朋所谓:“郁郁苍苍、岩岩嵬嵬 , 磅礴蜿蜒” , 大有“天柱可梯”之感 。三号亭在香炉峰的西岗上 , 由此向东 , 坡度虽有减缓 , 而险情陡增 。但见峰顶巉岩突兀 , 形似鲫鱼背(俗称瘦牛背) , 最窄处不过三四米 , 而两旁则是悬崖峭壁 。深不见底 。沿山脊有半月岩、一片石 , 云门石、飞来石等奇峰异石 , 把香炉峰装点得让人分不清是人间还是仙境 。
过瘦牛背 , 但见右手边满壁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刻石 , 把人引人峰顶的观音殿 。据记载 , 炉峰之巅原有天柱山寺 。南朝宋时 , 寺内香火已盛 , 高憎法慧“持律甚严 , 隐禹穴天柱峰 , 诵法华经 , 足不履人间者三十年” 。唐代与刘禹锡交厚深笃的诗憎灵启上人 , 死后也葬于此山 。相传宋朝有一僧人 , 供奉观音玉像于此 , 时人称为南天竺 。明人魏耕《游天竺寺寄会稽姜迁梧》诗中 , 就有“昔闻天竺寺 , 梦想玲珑厓”之句 , 此后 , 南天竺时有兴废 。蔡元培曾为该寺题写过“慈云广被”的横额 。1990 年由华侨出资 , 利用峰顶的尺寸之地 , 在岩石上重建炉峰禅寺 。禅寺包括观音宝殿、配殿、僧寮及客堂等 。观音宝殿坐北朝南 , 三楹 , 重檐翘角 , 四面临风 , 殿下凌空部分辟为僧寮 。其东为五楹配殿 , 钢筋水泥结构 , 气势不凡 。观音殿四周山麓 , 名胜古迹众多 , 至今尚有显圣寺 , 表胜庵 , 天瓦庵 , 石屋塔院 , 南镇庙 , 阳明洞 , 龙瑞宫以及葛洪炼丹井和欧治子铸剑铺遗址 。
香炉峰是会稽山向北延伸的余脉 , 南望复岫回峦 , 逶迤起伏;向北俯视 , 河湖港叉 , 阡陌良田以及千年古城 , 一览无遗 。每逢云雨天气 , 山顶雨雾迷朦 , 烟霭缭绕 , 人在其上 , 飘飘欲仙 , 因此 , “炉峰烟雨”早被列为越中十二胜景之一了 。而香客与游客最盛时 , 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 , 俗称炉峰香市 。其中二月十九香市 , 因与南镇庙会相值 , 又是春游踏青时光 , 上山人数尤多 , 一天有超过 5 万人的 。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这诗句所描绘的风景名胜是什么??搜 1.《悯农》 年代: 唐 作者: 李绅 春种一粒粟 ,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 农夫犹饿死 。2.《伤秋》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林僻来人少 , 山长去鸟微 。高秋收画扇 , 久客掩荆扉 。懒慢头时栉 , 艰难带减围 。将军犹汗马 , 天子尚戎衣 。白蒋风飙脆 , 殷柽晓夜稀 。何年减豺虎 , 似有故园归 。3.《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声》 年代: 唐 作者: 皮日休 涔涔将经旬 , 昏昏空迷天 。鸬鹚成群嬉 , 芙蓉相偎眠 。鱼通蓑衣城 , 帆过菱花田 。秋收吾无望 , 悲之真徒然 。4.《免除宿迁县等地部分正赋》 年代: 清 作者: 乾隆 忆我三番曾过此 , 满目民艰恫瘝视 。蠲租加赈不少靳 , 究亦无能疮痏起 。壬午之岁博咨访 , 略觉其中悉源委 。因为疏剔六塘河 , 果然潦尽堪耕耜 。人事尽而天贶随 , 连岁秋收皆获美 。兹来殊觉大改观 , 凭舆历览心生喜 。户有盖藏育鸡豚 , 衣鲜褛裂赡妇子 。不灾不赈奚所加 , 究欲加思念无已 。因思时巡免正供 , 十分之三常例耳 。数县瘠土应倍怜 , 益二至五斯可矣 。国有余用苏茆檐 , 减一半惟投悬匦 。伫看元气复闾阎 , 庶协以休以助理 。5.《王御史野塘图歌》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野塘之水兮其色油油 , 以畜以泄兮灌我良畴 。弋有凫雁兮盟有鸥 , 我出而仕兮可则进 , 脱如不可兮还我锄耰 。水之上兮山之下 , 稷黍枣栗兮野塘之坞 。秋收其实兮于粲满筥 , 车既膏兮马不前 , 退而家食兮孰予敢侮 。我思野塘兮繄古之沂 , 有怀其人兮瑟声希 。可由求赤兮贤宁不希 , 登之廊肆兮佩玉黼黻 , 否则岂无春服兮咏雩风而与归 。6.《早起》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万事峥嵘入夜思 , 稍欣无病且无饥 。山田望稔秋收近 , 暑月乘凉早起宜 。暗捻须髯惊露湿 , 倦爬疥癣喜风吹 。买薪汲水营蔬茹 , 草草盘餐了一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