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黄庭坚《念奴娇》解释和鉴赏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载,黄庭坚此词作于戎州 。作者在西南地区度过了五年的贬谪生活 。这首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对被贬的不满心情 。词前有一小序,申明作词经过 。又据《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载,黄庭坚对这首词非常自诩,并说“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 。可见,这首词是有意学习苏轼《念奴娇》之豪放词风的 。词以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开头三句描绘开阔壮丽的远景:雨后天晴,虹霓出现,秋空如洗,山峦叠翠,状如修眉,一片仲秋景色,衬托出作者开朗与快意的情怀 。“桂影”以下六句写初月东升直至皓月当头的过程,其中穿插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颇具诗意 。末二句从月光转到美酒,为过渡到下片作好准备 。下片即景抒情 。换头三句点出时间、地点与人物,指出当时是在张宽夫园中与外甥辈欢聚游乐 。“共倒金荷”三句借畅饮寻欢暗中反映贬谪万里之外的困顿 。“老子平生”六句写心情的旷达并借笛子的吹奏来表达内在的抑郁不平 。但是,词人并没有被贬谪期间的愁苦情绪所压垮,也没有一味地牢骚不平,而是努力将自身融入自然和音乐,求得身心的解脱 。这首词具有一种抑郁深拙与达观豪迈交织在一起的风格 。词写仲秋景色,却没有古诗词中寻常可见的“枫林”、“落木”之类的衰飒景象,有的只是“断虹”、“秋空”、“万里青天”、“一轮玉”、“森木”等等巨大的、色彩鲜明的客观景物 。面对这样一些经秋雨洗涤的自然景物,词人又怎能不胸胆开张、精神饱满呢?这样的景物与达观的情感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这首词苍劲、乐观、豪迈的风格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说:“黄山谷词用意深至,自非小才所能办”;夏敬观《手批山谷词》说“山谷重拙”,这些特点,在这首词里都有所表现 。【作者】:黄庭坚——《念奴娇》 【内容】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 。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赏析】: 此词写于作者于绍圣元年(1094)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时 。词中以豪健的笔力,展示出作者面对人生磨难时旷达、倔强、伟岸的襟怀,表达了荣辱不萦于怀、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笔墨酣畅淋漓,洋溢着豪迈乐观的情绪 。开头三句描写开阔的远景: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 。词人不说“秋空净”,而曰“净秋空”,笔势飞动,写出了烟消云散、玉宇为之澄清的动态感 。“山染修眉新绿”,写远山如美女的长眉,反用《西京杂记》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的故典,已是极妩媚之情态,而一个“染”字,更写出了经雨水洗刷的青山鲜活的生命力 。接着写赏月 。此时的月亮是刚过中秋的八月十七的月亮,为了表现它清辉依然,词人用主观上的赏爱弥补自然的缺憾,突出欣赏自然美景的娱悦心情,他接连以三个带有感情色彩的问句发问 。三个问语如层波叠浪,极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 。嫦娥驾驶玉轮是别开生面的奇想 。历来诗人笔下的嫦娥都是“姮娥孤栖”,“嫦娥倚泣”的形象,此处作者却把她从寂寞清冷的月宫中走出来,并兴高采烈地驾驶一轮玉盘,驰骋长空 。旧典翻新,非大手笔不能为也 。此下转而写月下游园、欢饮和听曲之乐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用散文句法入词,信笔挥洒,写洒脱不羁的词人,正带着一群愉快的年轻人,张园密茂的树林中徜徉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离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三句把词人豪迈激越之情推向顶峰 。这三句是此词最精彩之处 。《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瘐亮武昌时,于气佳景清之秋夜,登南楼游赏,瘐亮曰:“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老子,犹老夫,语气间隐然有一股豪气 。作者说自己这一生走南闯北,偏是最爱听那临风吹奏的曲子 。“最爱临风笛”句,雄浑潇洒,豪情满怀,表现出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的乐观心情 。最后一笔带到那位善吹笛的孙彦立:“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孙郎感遇知音,喷发奇响,那悠扬的笛声回响不绝 。此词以惊创为奇,其神兀傲,其气崎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于壮阔的形象中勃发出一种傲岸不羁之气 。作者自诩本篇“或可继东坡赤壁之歌”,确乎道出了此词的风格所 。词人与苏东坡一样,饱经政治风雨的摧折,却仍保持着那种倔强兀傲、旷达豪迈的个性,这一点,充分体现他的诗词创作中 。
有关雁门关的诗词句 1,《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清代 屈大均 记烧烛、雁门高处 。积雪封城,冻云迷路 。添尽香煤,紫貂相拥夜深语 。译文:还记得,当初你我于冬日在雁门关中夜宿 。那时候,大雪飞舞,厚厚的积雪将全城都给封住,天上是厚厚的阴云,让人辨不清方面,使人迷路 。在火炉中添上满满的煤炭,你我穿着貂皮大衣围着火炉在深夜里谈话 。2,《古离别》南北朝 江淹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译文:心爱的人要到雁门关外很远的地方去了,我们只有无奈地道别 。天上的黄云遮蔽了千里,地上的尘埃与黄云相接,天空也暗了下来,到远方去的游子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3,《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雁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雁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4,《凉州词二首》唐代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5,《雁门太守行》 唐代 李贺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