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伯乐的诗句( 三 )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 孙中山
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 刘向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 杜甫
有关马的诗句大全 1、《白马篇》魏晋: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翻译: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2、《房兵曹胡马诗》唐代: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翻译: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产自大宛国的名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3、《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宋代:柳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翻译:在长安古道上骑着瘦马缓缓行走,高高的柳树秋蝉乱嘶啼 。夕阳照射下,秋风在原野上劲吹,我举目远望,看见天幕从四方垂下 。4、《白马篇》唐代:李白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翻译: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好一个五陵豪侠 。5、《马诗二十三首·其四》唐代:李贺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翻译: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 。6、《马诗二十三首·其八》唐代:李贺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翻译:骏马赤兔没人用,只有吕布能乘骑 。听说矮小果下马,蛮儿都可任驾驭 。7、《君马黄》唐代:李白君马黄,我马白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翻译:你的马是黄色的,我的马是白色的 。马的颜色虽然不同,但人心本是没有什么相隔的 。8、《天马歌》唐代:李白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 。翻译:天马来自于月支窟那个地方,它脊背的毛色如同虎纹一样漂亮,骨如龙翼一样坚韧有力 。9、《天马二首·其一》两汉:刘彻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 。翻译:天神太一赐福,使天马飘然下凡 。这天马真是与众不同,它奔驰时流出的汗是红色的,好像满脸红血,此马因而被人们称为汗血宝马 。10、《天马二首·其二》两汉:刘彻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 。翻译:天马出自水中,长有双脊,皮毛颜色像老虎一样 。天马能变化,如同鬼神那样灵异 。11、《宿白马寺》唐代:张继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翻译:汉代白马驮经的事早已过去,只剩下断碑和残破的古庙留下遗迹 。12、《瘦马行 / 老马》唐代:杜甫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 。翻译:东郊的那匹瘦马啊,让我心伤不已,它那瘦弱突出的马骨,就像墙头伸出的石头一般 。
求一些关于“知己”“知音难求”之类诗句1.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
2.逢一知己,死而无憾 。
3.酒逢知己千杯少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5.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6.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
7.长揖蒙垂国士恩,壮心剖出酬知己 。
8.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
9.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
10.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
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12.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
13.轻生殉知己,非是为身谋 。
14.横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
15.行徇知己,负羽远从戎 。
16.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 。
17.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
18.除却林逋无人识,算岁寒、只是天知己 。
19.一朝谢病还乡里,穷巷苍茫绝知己 。
20.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
还有一些没时间一一列出来了,你到全唐诗网和全宋词网络版去找吧!还有好多呢 。
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寻求知己的诗句有哪些?一、纵有千里马,难得一伯乐 。
二、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
三、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四、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抚鼓琴 。
知己指的是朋友中真正了解,理解,能懂得自己所想所思的人,这种关系比一般朋友更密切,更珍贵 。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说明了知己的可贵 。知己就是要能够理解了解你、同时你也要理解他,这样才有了作为知己的基础 。
关于渴求人才的诗句 渴求人才的诗句有这些: 为伊消得人憔悴 (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科学使用人才.)吹尽狂沙始到金 (人才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千锤百炼的打磨) 千树万树梨花开(谁能汇聚更多的人才谁就能拥有主动权)唯才是举 思贤若渴 青青子拎,悠悠我心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的千古佳句,网罗人才、建功立业的紧迫感,以及他感到人才难得、岁月磋论的苦闷,把自己对人才的渴望比作少女对意中情郎的追慕,又畅想“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人才济济一堂的情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 孙中山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管仲 长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 —— 邵谒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吗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 —— 欧阳修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 康熙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 胡瑗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 孙中山 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 刘向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