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媚·陆游 诗词鉴赏

一、《秋波媚》陆游鉴赏:
此词题中用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
上片首句写秋天来到边城,鼓角声充满悲哀,一个“哀”字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惋惜 。次句写烽火,这是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 。《唐六典》说:“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诗自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城上高兴亭,待平安火至” 。又《感旧》自注:“平安火并南山来,至山南城下 。”又《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 。暮云不隔平安火,一点遥从骆谷来 。”都可以和这首词句互证 。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这说明上面所写的角声之哀歌声之悲,不是什么忧郁哀愁的低调,而是慷慨悲壮的旋律 。“此兴”的“兴”,兼切亭名 。
下片的描写是从上片过渡而来,紧密相连,却又是全新的状态,全面表达了诗人“高兴”的“兴” 。作者把无情的自然界物色的南山之月,赋予人的感情,并加倍地写成为谁也不及它的多情 。多情就在于它和作者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作者清楚地看到长安南山的面目,把层层云幕都推开了 。这里,也点明了七月十六日夜晚,在南郑以东的长安南山头,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 。然后进一步联想到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长安风景区,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 。这里用“应”字,特别强调肯定语气 。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地的战争,而是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来暗示作者所主张的抗金战争的前景 。这种想象是在上片豪情壮志抒发的基础上,自然引发而出,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 。全词由“哀”到“兴”,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这在南宋爱国词作中是很少见的 。
二、扩展知识:
1、原词欣赏: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
2、作品简介:《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词作 。上片从角声烽火写起,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 。全词充满着乐观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情调昂扬,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以及强烈的爱国精神 。
3、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官至宝官阁待制 。晚年居山阴 。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存诗9300多首 。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 。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
陆游的诗词 鉴赏陆游的词最爱他的《钗头凤》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上片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 。“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 。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 。而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几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 。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宣泄下来 。“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 。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说它“恶” 。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 。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只是由于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 。下面一连三句,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的心理抒写了出来,并补足一个“恶”字:“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美满姻缘被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 。这不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吗?接下来,“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 。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不敢逆尊者意”而终“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对“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吗?词人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这枚“千斤重的橄榄”(《红楼梦》语)留给了读者来噙,来品味 。这一层虽直抒胸臆,激愤的感情如江河奔泻,一气贯注;但又不是一泻无余,其中“东风恶”和“错,错,错”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下片 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也分为两层 。换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 。“春如旧”承上片“满城春色”句而来,这又是此时相逢的背景 。依然是从前那样的春日,但是,人却今非昔比了 。以前的唐氏,肌肤是那样的红润,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而此时的她,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憔悴了,消瘦了 。“人空瘦”句,虽说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 。象词人一样,她也为“一怀愁绪”折磨着;象词人一样,她也是旧情不断,相思不舍啊!不然,怎么会消瘦呢?写容颜形貌的变化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变化,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很常用的手法,但是瘦则瘦矣,何故又在其间加一个“空”字呢?“使君自有妇,罗敷亦有夫 。”(《古诗 。陌上桑》)从婚姻关系说,两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不是白白为相思而折磨自己吗?著此一字,就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全都表现了出来 。“泪痕”句通过刻画唐氏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她的心情状态 。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能不哭、能不泪流满面吗?但词人没直接写泪流满面,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她“泪痕红浥鲛绡透”,显得更委婉,更沉着,也更形象,更感人 。而一个“透”字,不仅见其流泪之多,亦见其伤心之甚 。上片第二层写词人自己,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这里写唐氏时却改变了手法,只写了她容颜体态的变化和她痛苦的心情由于这一层所写的都是词人眼中看出的,所以又具有了“一时双情俱至”的艺术效果 。可见词人,不仅深于情,而且深于言 。词的最后几句,是下片的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 。“桃花落”两句与上片的“东风恶”句前后照应,又突出写景虽是写景,但同时也隐含出人事 。不是么?桃花凋谢,园林冷落,这只是物事的变化,而人事的变化却更甚于物事的变化 。象桃花一样美丽姣好的唐氏,不是也被无情的“东风”摧残折磨得憔悴消瘦了么?词人自己的心境,不也象“闲池阁”一样凄寂冷落么?一笔而兼有二意很巧妙,也很自然 。下面又转入直接赋情:“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这两句虽只寥寥八字,却很能表现出词人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 。虽说自己情如山石,痴心不改,但是,这样一片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