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要有平仄,什么才是诗词的平仄( 五 )


例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中,“年”对“节”,“庆”对“春”都是名词对名词,“新”对“嘉”,“余”对“长”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纳”和“号”是动词与动词相对 。
再如,有人家娶媳妇帖的楹联“幸有彩车迎淑女,愧无美酒宴嘉宾”其上下联中同位置的词性也都是两两相对的 。
4. 结构相应:对联的上下句不仅要词性相对,而且要结构相应 。
一般来说,上下联如果词性都相对,结构也必然相应 。
仍以上面所举的婚联为例,“幸有”与“愧无”,“彩车”与“美酒”,“淑女”与“嘉宾”都是偏正结构,而“迎淑女”与“宴嘉宾”都是动宾结构 。
孟昶桃符一联上下句的词性、结构也与上述婚联相同 。
但也应该指出,有的著名对联上下联词性都两两相对,但结构并不完全相应 。
例如:武汉黄鹤楼名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其上下联同位置的词性都对的很工,但从结构上来分析,下联后七字的“波涛”是主语,全句是主谓结构,而上联的后七字“云雾”却并不是主语,全句是无主句,“云雾”和“天地撼”都是“扫开”这个动词的宾语 。
这种现象,和对诗词对仗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
在诗词中,词性相对,语法结构也相同的句子相为对仗,乃是正格 。
但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 。
例如:毛泽东《赠柳亚子先生》中的“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
“太盛”是连上读的,它是“牢骚”的谓语;“长宜”是连下读的,它是“放眼量”的状语 。
“肠断”连念,是“防”的宾语;“放眼”连念,是“量”的状语,二者的语法结构并不相同 。
{以上说法见王力所著《诗词格律》}5. 平仄相谐:就是要求上下联中的字要平对仄,仄对平,音调和谐 。
以西湖岳飞庙联为例: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的音调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白铁无辜铸佞臣”的音调恰好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两两相对,读起来非常上口悦耳 。
当然,不能要求每幅对联上下联中的每一字都平仄相对,但音步的节奏点上的字却必须严格按照平仄的要求配置 。
例如:宝剑峰从磨砺出;丨丨一一一丨丨梅花香自苦寒来 。
一一一丨丨一一其中第三字上下句都用的是平声字,因为不在节奏点上,所以平仄可以从宽 。
再如:沾衣欲湿杏花雨;一一丨丨丨一丨吹面不寒杨柳风 。
一丨丨一一丨一其中第一字都是平声,第三字都是仄声,也因不是节奏点所以不论平仄 。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
当然,这个通俗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如果是五字联,第三、第五字的平仄还必须论,七字联的一、三可不论,五也还是要论,另外,句型如果有了变化,节奏点便不同,再要是套用上面的口诀就不行了 。
例如:江峰青所撰扬州二十四桥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
其中“看云影当空”与“闻箫声何处”这两个五字句,都是一、四结构,第一个字为领字,后面四个字的平仄,一、三可不论,二、四就必须论 。
还有一种情况,如前面所说的孟昶桃符: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
其上下联第四字都用的是平声,第三字都是仄声,这岂不是违反了平对仄,仄对平的规定了吗?必须说明,这种平仄用法是旧体五言诗的一种特定格式,即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
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 。
但要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
今人写古诗必须符合平仄要求吗?
古诗写作 关注本栏目的朋友提出问题:现在的古诗还有平仄之分吗?可以只注重押韵,平仄其次吗?这涉及到古诗写作的问题,诗歌写作在今人看来是件难事,其实是被律诗给吓住了,很多人一提诗歌就想到平仄、粘对等问题,简直望而生畏 。
难道诗歌写得不符合平仄、粘对的原则就不是古典诗歌吗?这还得从诗歌的分类说起 。
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写过一本家喻户晓的诗集《唐诗三百首》,翻过这个集子的朋友不陌生,里面的分类就是依据诗歌种类,按照大类来讲有古诗、乐府、律诗、绝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