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三 )


在书中讲到孩子的责任感、纪律、积极教育、妒忌、孩子的一切行为,我都很感动,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我在很认真负责的养育我的孩子,直到我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养育的目标是什么?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能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人!学会跟孩子谈话时不要激怒孩子,不要对他们造成伤害,不削弱孩子的自信,让他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信心!理解孩子的观点,帮助他们专注于解决麻烦!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解决我之前的期待,给了我答案!做个快乐健康的父母和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希望我和儿子的相处能像书中的封面图片的母女一样温馨和谐!
在书店里看到《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时,就有一种亲切感 。我想到了许多小孩子,书店里围坐在地上看书的小娃,还有我的孩子、我的学生 。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人就是孩子 。
买到书后,我马上研读了海姆·G·吉诺特这位心理学者写给老师父母的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原来跟孩子的交流如此重要又如此复杂,简直是世界上最深奥的一门学问,这不单单是你对孩子说“我爱你”就足够了 。这本书从方方面面来向我介绍了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技巧 。
孩子需要成人呵护,也需要正确的引导 。爱究竟是什么?是为自己的孩子规划好人生?还是用大衣棉被紧紧护着爱子?那都不是爱 。爱是自由,爱是宽容,爱能包容一切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写的是如何实现与孩子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在生活中家长、教师和孩子该怎么相处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家庭氛围该是:民主、尊重、平等、自由 。大家都有这个意识,但是一旦到实际的生活从我们的言语就表现出了专制和不平等,每一天大多数家庭里家长和孩子间都会出现叫嚷、争辩、甚至是吵闹、矛盾、冲突等,父母对孩子总会有责备、羞辱、谴责、嘲笑、威胁、收买、惩罚、给孩子定性,或者对孩子唠叨说教 。
作为父母,我们都深有感触:当我们发怒时,我们的行为就像完全失去了理智 。我们大喊大叫 。然而当这一切结束时,我们会感到内疚,我们郑重地在心中决定,以后绝不能重复这样的行为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克制住自己,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 。”是的,教育要在沟通中展开,爱也要建立在彼此尊重、相互信任之上 。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一直以来就认为有了爱和教育经验就可以教育孩子,读了这本书,才让我真正明白了只拥有爱是不够的,掌握大量的教育经验也是不够的 。爱是需要技巧的 。这本书写的就是如何实现与孩子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在生活中家长、教师和孩子该怎么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