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图书馆|一个私人图书馆一个放满老物件

个人图书馆(一个私人图书馆一个放满老物件)个人图书馆|一个私人图书馆一个放满老物件

前几天,富阳人的朋友圈都在转发陆人淼一家的故事 。作为2017年度省级“最美家庭”,陆人淼一家正在参与百思特网2018年全国“最美家庭”的社会化推荐活动 。
而在富阳区东洲街道,陆人淼早已是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 。已经50岁的他学历不高,初二时就辍学打工,他干过泥水工,卖过猪肉,也当过保险客服,独独没有做过教师,但来来往往的人都会亲切地喊他一声——“陆老师” 。
因为在他的农家小院中,有两座向大家免费开放的“黄金屋”,一个藏着5000多册书,一个陈列着100多件几近消亡的老物件 。而陆人淼就是那个为村民们寻书、借书,并答疑解惑的热心人 。
投入15万元
他创办藏着5000多册书的私人图书馆
个人图书馆|一个私人图书馆一个放满老物件

每逢平日傍晚和周末,位于陆家浦村的这个院落就会敞开大门 。穿过花草相间的美丽庭院,挂着金色牌匾的“人淼阅览室”映入眼帘:4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干净整洁,左侧立着三排铁书架,名著、故事书、历史书、林木栽培指导书、少儿读物等分门别类地排列在上面 。书架旁是几个玻璃书柜,连环画、报刊等整齐地安置在这里 。从中拿一本书,坐在右侧的长书桌上,环顾四周,你还会看到墙上挂着名人画像,俨然一副小型图书馆的模样 。
这间小小的书屋,藏着5000多册书 。其中,有陆人淼珍藏了许久的1500余册绝版连环画,这些都是上世纪60到80年代的小人书,如成套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让村民们从中打捞童年的幸福与快乐;有他搜寻了很久的乡土文史,包括富阳的民间故事传说,关于富阳的战争或名人的历史书,以及富阳县志、富阳市志等,让村民了解富阳的历史与文化;还有从1993年至今共20余年的《富阳日报》,全部装订编号,供村民查阅资料 。
个人图书馆|一个私人图书馆一个放满老物件

“我建这个书屋就是想方便大家读书,所以平时会根据村民的需求定期换书、添书 。”陆人淼告诉采访人员,“由于村子距离城区比较远,平时村民们想借书、看书很麻烦,去一趟区图书馆来回要2个小时 。”
也正是因为这样,2014年初,陆人淼萌生了成立书屋的想法 。“我和我父亲一样,都喜欢看书看报,家里的藏书少说也有几百本,就想分享给大家 。”说做就做,陆人淼立马带着这个想法前往富阳区图书馆寻求帮助 。令他惊喜的是,图书馆很支持,还向他支援了700册书 。
经过7个多月的改造,在陆人淼的院落屋后,原先的养猪棚蜕变成了书香四溢的“人淼阅览室” 。“除了图书馆支援的书,还有我珍藏的绝版连环画和文史类书籍,也去书店专程购买了一些,当时一共1000多册 。”购买图书,添置书架、书柜、桌椅、空调,前前后后,为了这个阅览室,陆人淼花了近15万元 。
为了方便村民借阅书籍,他还专门在门外挂上了一块牌子,写着书屋的开放时间和自己的电话 。“因为平时要上班,通常是周一到周五晚上5点到8点开放,周末就从早上8点开放到晚上8点 。如果遇上特殊需要,对方可以打电话联系我 。”
开馆三年
它成为富阳活跃的图书流动点
个人图书馆|一个私人图书馆一个放满老物件

“人淼阅览室”就这样不间断地开了三年多,这间书屋的人气也越来越旺 。“有时候,一天会有二三十人来看书或借书” 。这其中有街坊邻里,也不乏有东洲街道以外的人 。
“不少人遇到了找不到的书就会想到我,不认识我的就会托陆家浦村的朋友来我这里借书 。”陆家淼说,“也有很多我这里没有的书,那我就会去区图书馆或者各地书店帮对方寻找 。”
两年前,木匠师傅陆延生因为找不到一本有关仿古桌椅制作的书,就联系了陆人淼 。为了这本书,陆人淼四处打听,专程去杭州市图书馆为他借了回来 。“后来,参考书上的样式,我制作出了一批仿古桌椅,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欢,也卖出了好价钱 。”陆师傅笑着说 。
如今,人淼阅览室已经成为“富阳区图书馆的馆外图书流动点”,而每隔六个月陆人淼就会去更换一批新书回来 。“一般养殖种植类书籍来看的人比较多,我就会多拿一些 。”陆人淼说,“村里很多人都种植葡萄等农作物,遇到了病害往往不知道怎么处理,很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
这么多书让村民随意借阅,不会担心书会丢吗?陆人淼告诉采访人员,起初为了让借还书更明确,他曾制作过“借书证”,每次最多借阅两本书 。但时间久了,陆人淼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没有办理借书证的村民也会按时来还书,并且还书的时候还会带上几本自己的书赠送给阅览室 。陆人淼欣慰地说:“后来‘借书证’就取消了,而我这里的书也没少过,反而越来越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