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古诗词对现代人文化素养的影响( 二 )


为什么要学习古诗词呢?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文历经了几千年岁月淘洗流传下来,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传统文化中的奇丽瑰宝 。
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蕴厚重,意存高远,能够感化人,启发人,教育人,团结人 。
它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根,只有培根固本,民族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勃发生机 。
让我们诵读古诗文,从而认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了解先辈的心境,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加强人文修养,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
中国人应“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已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及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
人文修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 。
人文精神的表现在之一是对他人的关怀,对人民的关爱,对民族疾苦的同情 。
人文精神还体现在与自然的相处中 。
古诗词中就有大量描写自然景观的诗词,大量阅读此类文章,让他们体会大自然的博大,感受万物的奥秘,顿悟人生的真谛 。
从而达到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创造潜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
诵读古诗词 可以培养记忆力,想像力,进而促使其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终身受益 。
古诗平仄有序,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多读多诵能体味韵律美,音乐美 。
反复诵读,大胆想像,能领略意境美,绘画美 。
诗人或吟咏生情,或感物咏志,或借物言志,多吟多诵,体验情感美,反复诵读体会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变的精魂 。
大量诵读古诗文,积累着诗的语言,感受着诗的情怀,懂得古人惜墨成金,领悟词句中比喻、夸张、对比的精妙之处,赏识能力得到提高,语言底气就足了 。
有了底气,才有灵气,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思路更加开阔,想像力进一步增强,行文下笔轻松,语言流畅,直至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 。
当然,古诗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批判地吸收,创造性地继承,在成长过程中体验诗意化的生活,迸发出澎湃的创造活力!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古人云:“诗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万物之户 。
”由此可见,鉴赏诗词不仅增加修养和德行,而且有触类旁通的借鉴功能 。
作为“诗的国度”,关于古诗词的学习与传承历来为华夏民族所重视、青睐和推崇 。
在学校教育中,无论何种时代何种版本,古诗词内容及其教学活动总会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
那么,如何开展古诗词板块的有效教学呢?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
一、意象教学古典诗词尤其是唐诗宋词,语言凝练、字字珠玑,意蕴含蓄、意境深远,其中包含多类物象和作者的丰富情感,有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无限魅力,能给人传递可观可感、可触可叹的意象 。
什么是意象呢?简单地说,是指诗词中的客观物象经过创作者个性化的情感活动而创造的一种艺术性形象 。
它是创作者“情”和“志”的充分结合,也是作品精华灵魂之所在 。
抓住“意象”开展教学,犹如抓住“牛鼻子”,能够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 。
以欧阳修的《踏莎行》为例:侯馆和溪桥点明了征途,对事件地点做出了描述;还用梅残和柳细说明了时令;同时创设“行人”想象妻子在凭栏远望和盈盈流泪,是写“行人”抛家别妻的愁苦之象 。
作品中的具体时令与地点是实象所在,行人离愁之情寓于其中则是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
尤其末尾一句“行人更在春山外”,是情景一体和主客观世界的充分显现,既是“景”的升华,更是“情”的升华 。
就是说,从“实景讲解”到“情志分析”到“妙语升华”,不仅有利于对古诗词层层递进式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古诗词的文学素养 。
二、新意教学在古诗词作品中,意象有些明显,有些则比较模糊 。
对于意象模糊的诗词作品,可采用“古文新意”教学法 。
什么是“古文新意”教学法?就是激励并引导学生对意象模糊的古诗词,在尊重作品原意的基础上进行解读与品析,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诗词探究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