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诗歌的主要特点

陆游的诗主要有两类,一类表现民族意识和爱国感情,一类写景物和日常生活 。这两类作品在艺术上也有不同的特色 。
民族意识和爱国感情是陆游诗歌的主旋律 。这类作品主要由两方面的主题构成,一方面是表现许身报国、恢复中原、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一方面是表现壮志难酬的苦闷、报国无门的悲愤 。这两方面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
这一类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借助于梦境的描写来表达恢复中原的愿望 。不对某一事物作静态细致的描绘,而是注重自我情感的宣泄 。第三,语多豪壮 。这些特点构成了陆游诗豪放浪漫的风格,接近唐代诗人李白,陆游也因此有了“小李白”之称 。
描写日常生活及景物的诗歌往往从平常的景象中体悟出特别的意味,因此写得意境优美,耐人寻味,在平淡自然的风格中,时常可见对语言的精心锤炼 。
陆游诗歌的主要特点

扩展资料:
陆游著名诗歌:
1、《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译文:
我原本来知道人死之后就万事成空了;唯独使我痛心的是我没能看到祖国统一 。等到朝廷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举行家祭时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赏析: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 。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
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 。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
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 。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 。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译文: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直上青天 。金兵占领区的百姓把眼泪都快流尽,他们在企盼王师北伐中又熬过一年 。
赏析:
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 。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 。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 。
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 。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游

陆游的诗词 鉴赏
陆游的词最爱他的《钗头凤》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
莫,莫,莫! 上片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滕酒 。
满城春色宫墙柳 。
”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 。
“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 。
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
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 。
而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
“东风恶”几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 。
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宣泄下来 。
“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 。
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说它“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