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白的历史故事

1、天宝初年,唐玄宗刚宠杨玉环时,李白结识了贺知章 。贺知章将李白引见给唐玄宗,皇帝见了李白的诗也赞叹不已,就在金銮殿上召见李白,当诗人远远步上台阶时,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谈起当时的政事 。
李白能当场根据唐玄宗的意思,写下一篇“和番书”,而且一面口若悬河地与玄宗谈话,一面手不停笔地写下来,唐玄宗大为高兴,亲手调制了一碗羹送给李白吃,从此任命他为翰林 。
关于李白的历史故事

【关于李白的历史故事】

2、铁杆磨成针
传说李白小时不爱学习,很贪玩 。一天,他逃学到小溪边,看见一位老婆婆手里拿着根铁杵(铁棍),在一块大石头上磨 。李白问:"你磨铁杵作干什么?"老婆婆回答:"我给女儿磨一根绣花针 。"
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呢?"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
李白听后很有感触,回家刻苦用功,终于成为唐代大诗人 。
关于李白的历史故事

3、李白下馆子
李白的酒品不太好,或者说太不好 。他若是喝醉,连皇上都敢惹 。唐代的量酒单位是小斗,一斗约合2000毫升 。李白的酒量,也就那么回事儿,半打下去就开始说胡话了 。那么这一斗酒值多少钱呢?李白自己的诗说:“金樽美酒斗十千 。” 一斗是十贯,可真够贵的 。
开元二十八年,两京的一斛米才两百多文钱;天宝二年,市面上一匹突厥敦马是9550文 。也就李白这种人能喝得起,一斗酒能换来一百篇诗,把诗折成稿费差不多能把酒钱折完 。但以长安之富庶,货产之丰富,李白下的这个馆子,即使不到一斗酒十千,相信价格也便宜不到哪里去 。
关于李白的历史故事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故事 。
李白《月下独酌》中的千古名句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
关于李白的历史故事

5、李白的旅游活动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骇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 。”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出三峡后,李白首先漫游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当时正是开元盛世,国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对前途充满了信心 。
关于李白的历史故事


李白最著名的诗词有哪些 ?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 。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
关于李白的历史故事

关于牛的诗句
诗词名:牧牛词 作者:高启 朝代:明 ---------------- 牧牛词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
------------------------------ 诗写牧童的天真活泼、共同牧放生活中的喜悦,与对牛的深厚感情,更从怕卖牛输租上,反映出剥削的残酷 。
尔、我:牧童间彼此相称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 解释:横眉:怒目而视;千夫指:众人都指责;孺子牛:甘为为人服务的人 。
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
出处:鲁迅《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李白的著名诗词
李白《望天门山》赏析?王运熙?....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十五公里处的长江两岸,有两座夹江对峙的山峰,东为博望山;西为梁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