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拟人、设问手法的诗句( 二 )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 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
比如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 , 徒劳恨费声 。
五更疏欲断 , 一树碧无情 。
薄宦梗犹泛 , 故园芜已平 。
烦君最相警 , 我亦举家清 。
”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 。
前四句闻蝉而兴 , 重在咏蝉;写蝉餐风饮露 , 居高清雅 , 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 , 却难求一饱 。
后四句直抒己意 , 他乡薄宦 , 梗枝漂流 , 故园荒芜 , 何不归去 。
因而闻蝉以自警 , 同病相怜 。
⑤托物寓理 。
一般是哲理诗 , 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 , 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那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⑥用典抒情达意 。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 , 使用典故 。
古诗很讲究用典 , 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 , 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 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 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比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谦颇 。
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 , 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
⑦叙事抒情 。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
⑧借古讽今 。
如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 , 计拙是和亲 。
社稷依明主 , 安危托妇人 。
岂能将玉貌 , 便拟静胡尘 。
地下千年骨 , 谁为辅佐臣 。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 。
唐代自安史乱后 , 朝政混乱 , 国力削弱 , 藩镇割据 , 边患十分严重 , 而朝廷一味求和 , 使边境各族人民倍受祸害 。
因此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 , 以为国耻 , 痛心疾首 。
这首讽喻诗 , 写得激愤痛切 , 直截了当 , 一针见血 。
(二)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
有修辞手法的古诗
饮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 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
(设问手法)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 , 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 ,  欲辨已忘言 望庐山瀑布李 白日照香炉生紫烟 ,  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 , (夸张) 疑是银河落九天 。
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 , 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 , 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 , 使具体事物人格化 , 语言生动形象 。
《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 , 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拟人)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
诗歌的艺术手法有哪些
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方式 , 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三种 。
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 , 托物言志 , 怀古伤今 , 即事抒怀 。
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 有白描 , 烘托 , 渲染 。
写景诗常用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 , 动静结合 , 以乐衬哀 , 上下结合 。
六艺是赋、比、兴、风、雅、颂 。
表达方式 , 记叙 , 描写 , 抒情 , 议论 , 铺陈等 。
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比、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化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
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
诗歌 , 有着中华人民千百年的历史 , 在文学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
诗能够自成一格 , 也能与其他艺术相结合 , 如诗剧、圣诗、歌词或散文诗 , 文字配上音乐则称为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