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诗出自哪首诗?

出自清末诗人谭嗣同的《绝命诗》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诗出自哪首诗?

一丶原文 。
《绝命诗》清朝:谭嗣同
绝命诗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二丶翻译 。
张俭因为避祸而东躲西藏,杜根装死才免去了丢掉性命,我会直接面对死亡而且要仰天大笑 。因为即使我死了,还有与我同样肝胆相照共扶社稷的两位伟人!
三丶诗人简介 。
(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 。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 。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谁的诗句
出自谭嗣同的《狱中题壁》 全文: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译文: 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 。
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
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
注释:⑴望门投止:望门投宿 。
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被迫逃亡,在逃亡中凡接纳其投宿的人家,均不畏牵连,乐于接待 。
事见《后汉书·张俭传》 。
⑵忍死:装死 。
须臾:不长的时间 。
杜根:东汉末年定陵人,汉安帝时邓太后摄政、宦官专权,其上书要求太后还政,太后大怒,命人以袋装之而摔死,行刑者慕杜根为人,不用力,欲待其出宫而释之 。
太后疑,派人查之,见杜根眼中生蛆,乃信其死 。
杜根终得以脱 。
事见《后汉书·杜根传》 。
⑶横刀:屠刀,意谓就义 。
⑷两昆仑: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指康有为和浏阳侠客大刀王五;其二为“去”指康有为(按:康有为在戊戌政变前潜逃出京,后逃往日本),“留”指自己 。
创作背景: 光绪二十四年(1898)是农历的戊戌年,是年六月,光绪皇帝实行变法,八月,谭嗣同奉诏进京,参预新政 。
九月中旬,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并开始大肆捕杀维新党人 。
康有为、梁启超避往海外 。
许多人劝谭尽快离开,但他却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来”,决心留下来营救光绪帝 。
几位日本友人力请他东渡日本,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
有乏,请自嗣同始 。
”9月21日,他与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杨锐、林旭等五人同时被捕 。
这首诗即是他在狱中所作 。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诗出自哪首诗?

有句名言怎么说来的?什么仰天笑,留取肝胆两昆仑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1999年4月2日《人民日报》第十二版发表赵金九先生《“去留肝胆两昆仑”新解》一文,认为该诗“去留肝胆两昆仑”一句意指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的事件中“去”之康有为、梁启超与“留”之谭嗣同自己无论去留与否,其行为皆肝胆昆仑云云 。
本人认为赵金九先生的观点及其文中所引述的其他人的观点,都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
首先,赵文的解释使谭诗的第四句和第三句含义有所重复,这在绝句中是不大可能的 。
其次,这样解使得整首诗尤其诗的后两句的诗意表达总是不那么畅快淋漓,不仅不甚吻合诗人写作该诗时的悲壮慷慨之心情,而且也有异于先对象性描述后自我性抒说的绝句表达方式 。
再者,赵文似乎文字互有抵触 。
他一下子说“去留”是指代生死之行为,一下子又说“去留”是指代出走与留下之行为的行为者,究竟指代什么,文中含混不定 。
本人明确地认为:其一,“昆仑”不是指人,而是指横空出世、莽然浩壮的昆仑山;其二,“去留”不是指“一去”和“一留”,在诗人的该诗句中,“去留”不是一个字义相对或相反的并列式动词词组,而是一个字义相近或相同的并列式动词词组;其三,“肝胆”所引申的不是指英勇之人,而是指浩然之气;其四,“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总体诗义是:去留下自己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之气吧!也即是“留得肝胆若昆仑”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