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岁寒三友的古诗( 四 )


”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注释】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
【韵义】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
【评析】??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 。
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 。
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 。
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 。
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 。
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
”即可为证 。
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 。
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 。
”“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 。
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 。
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
哪些咏颂竹高洁品质的诗句
自古以来竹子一直是诗人、画家们笔下的题材 。
古诗中关于竹的诗句很多: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的句子;唐朝王维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白居易“阁畔竹萧萧,阁下水潺潺”等等 。
扬州八怪的郑板桥,画了很多竹子画,并在上面题诗,他在《竹石》画上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意思是人要有风骨,无论做什么事,没有咬定和坚韧的精神,是难于立根的 。
“竹公溪畔水茫茫,溪上人家赛竹王;铜鼓蛮歌争上日,竹林深处拜三郎 。
” 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
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
赋得阶前嫩竹 (陈 . 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
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
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 .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
初食笋呈座中 (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
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
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人愁坐思无涯 。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
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
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