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然山的古代诗句

描写“燕然山”的古诗句有很多,例如: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李白)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长相思》 李白)
“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
“愿将班固笔,书颂勒燕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
“待勒燕然归未得,雪枝南畔少徘徊”
“须凿燕然山上石,登科记里是闲名”
“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一杯家万里”(《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燕然山:山名,即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
燕然山的古代诗句

在描写“燕然山”的古诗句中,最有名气的归属李白的《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
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于天宝十一年李白在北游幽州途中,在邯郸洪波台看官兵操练仪式后所作,抒发自己北上抗敌、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中洋溢着一昂扬奋发之气,符合诗人早期任侠仗义的性格,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生动曲折地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光明的憧憬 。
《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 。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 。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 。从词史上说,此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 。

燕然山的古代诗句
描写“燕然山”的古诗句有很多,例如: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李白)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长相思》 李白) “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 “愿将班固笔,书颂勒燕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 “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 “待勒燕然归未得,雪枝南畔少徘徊” “须凿燕然山上石,登科记里是闲名” “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一杯家万里”(《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燕然山:山名,即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
在描写“燕然山”的古诗句中,最有名气的归属李白的《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
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于天宝十一年李白在北游幽州途中,在邯郸洪波台看官兵操练仪式后所作,抒发自己北上抗敌、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
这首诗中洋溢着一昂扬奋发之气,符合诗人早期任侠仗义的性格,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
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生动曲折地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光明的憧憬 。
《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 。
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
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 。
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 。
从词史上说,此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 。
...
燕然山的古代诗句

有“燕然”这个典故的诗句是什么?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
——《渔家傲》宋 范仲淹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
——《送魏大从军》 唐 陈子昂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反旆勒燕然 。
——《春思》 唐 皇甫冉请书塞北阴山石,愿比燕然车骑功 。
——《塞下曲四首》 唐 李益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
——《统汉烽下》 唐 李益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
——《发白马》唐 李白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唐 李白汉代起杭爱山在中国称为燕然山,位于蒙古高原的西北,离雁门关大概在1800公里左右 。
自从秦朝起,“大漠”一词就经常在史书中出现 。
汉朝时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将匈奴赶到“漠北” 。
后来霍去病深入漠北至狼居胥山(蒙古国的肯特山脉) 。
公元89年(东汉永元元年)夏六月开始,窦宪、耿秉率军与南匈奴军队在涿邪山匈奴人会合(今蒙古国满达勒戈壁附近),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北单于大败逃走,汉军追击,俘杀一万三千余人,北匈奴先后有二十余万人归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