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三 )


(二)过渡到道教
在将“自然长生之道”上升为常道后,作为对《老子》的诠释和发挥,《河上公章句》的“阐释学境域”不再受限于《老子》文本,而是越过了其边界 。如《老子》虽然提到“谷神不死”,但《河上公章句》却大量地谈论养生、长生、久寿、不死18 。可以说,“不死之道”贯穿着整部《河上公章句》 。19
注文频繁说到:
言安静者是复还性命,使不死也 。(《归根第十六》)20
道不差忒,则长生久寿 。(《反朴第二十八》)21
目不妄视,耳不妄听,口不妄言,则无怨恶于天下,故长寿 。(《辩德第三十三》)22
为人子孙能修道如是,则长生不死,世世以久 。(《修观第五十四》)23
修道则可以解死,免于众耶也 。(《为道第六十二》)24
道教是追求长生不死的宗教 。司马迁曾有这样的评论 。他说:
方士之候神人,入海求蓬莱,终无有验 。而公孙卿之候神者,犹以大人之迹为解,无有效 。天子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 。然羁縻不绝,冀遇其真 。自此之后,方士言神祠者弥众,然其效可睹矣 。(《史记封禅书》) 。25
这里所谓“有效”、“有验”是从经验世界的角度对信仰的论证,这是一种范畴错置 。《字汇》解释“信”为“不疑也”,《广雅》说“信,敬也 。”信仰就是对某种东西的不怀疑和虔敬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界定信仰为“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 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 。”可见,中西对“信仰”的定义有相同之处,这就是在不能确定地认识一个对象的情况下,产生的无条件的信仰,它伴随有思想上的赞同、态度上的接受、意志上的响应 。
尽管秦皇汉武时的方士们始终没有找到仙人,也知道“其效可睹”,却还是“冀遇其真” 。“冀遇”是一种希望 。人是以“冀遇”的方式生存的,即使其“冀遇”不能得到兑现 。26这就是一种信仰是无条件的,给人以希望 。
《河上公章句》将《老子》天长地久的哲学思想详细、反复、大量地阐释为如何不死,这确实是一种创造性的阐释,成为“道家学说向道教理论过渡的重要标志 。”27
三、通经致用,反映历史
对于《河上公章句》,过去多因历史文献的考证和征引而留意其释文 。其实,注文自身所体现的思想体系更需要关注 。《河上公章句》虽然只是对《老子》的注解,但它作为完整的诠释文本,是自觉行为的结果,体现了作者的阐释意图 。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其诠释的内容和方法 。
(一)隐去作者而托名神人
陆德明在《老子道德经音义》中解释了《河上公章句》的诠释目的 。他说:
汉文帝窦皇后好黄老之言,有河上公者,居河之媚,结草为庵,以《老子》教授 。文帝征之不至,自诣河上责之 。河上公乃踊身空中,文帝改容谢之,于是作《老子章句》四篇以授文帝,言治身治国之要 。28
陆德明在这里交代此书出于河上公 。河上公也被称为河上丈人 。29“河上公”30是战国时期的隐士,可战国时期并没有《河上公章句》这部作品,陆德明这里却又提到汉文帝时的“河上公者” 。31可见,汉代这位注者是托名了更古的隐者河上公而隐去了自身 。
这本注文要给谁看呢?陆德明这段文字提到汉文帝、窦皇后 。“汉文帝窦皇后好黄老之言”,对《老子》推崇备至,听说有河上公这样一位得道高人,希望征召到朝廷早晚请教《老子》,河上公却偏偏不至,文帝只好亲自前去拜谒 。河上公于是在汉文帝面前显露种种神迹32,如“踊身空中”,文帝见到神人则“改容谢之” 。一旦文帝放下身段,河上公才开始为他解释《老子》 。
《河上公章句》作为对《老子》的注解、诠释,他是注释给汉文帝这样的帝王阅读的 。这点还可以从本书对其他原文的诠释得到说明 。如《老子》第30章有“以道佐人主者”一语,但《老子》文中泛指的人都被《河上公章句》引申为“人君”,这样的引申达26次之多 。如《老子》第43章的“天下希及之”被解为“天下,人主也”33;第57章的“人多伎巧”中的“人”被解释为“人君,百里诸侯也”34;《老子》第15章的“古之善为士者”被解为“得道之君也” 。35其他还有“道”与“君”连用的“道德大成之君”、“道德大盈满之君”、“有道之君”等等 。凡此都可证明河上公预设的读者是统治者 。
由于本书预设的读者是求道的帝王,托名神人、隐者旨在增加其诠释的神秘性、权威性、有效性 。诠释者预先就设定了读者,其诠释内容也必然有特别的针对性 。《河上公章句》正是针对帝王而传授的“君人南面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