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的姓名和称谓:名在前,姓在后

德国人的姓名与大部分欧美人的姓名一样是以名.姓为序排列的,名在前,姓在后 。这与我们中国人的先姓后名的排列习惯正好相反 。德国人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姓名习惯,是因为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他们只有名而无姓 。德国人的名早在8世纪古日尔曼时期就已出现了,而姓则是在12世纪以后才逐渐被普遍使用的 。为此,“名”在德语中被称为“前面的名”(vorname),“姓”为“增添上去的名”(zuname) 。
人们最初用表示吉祥、愿望的词来为自己命名,这些词有高贵的、强大的、美丽、胜利、和平等等 。男人们往往用一些勇猛威武的词命名,女性往往用温柔美丽的词命名 。同样一个词在为女性命名时,在词尾常常要加-a或-e,比如用于男名的路易(louis),用作女名时就变成路易丝(louise) 。
作为一个欧洲国家和一个基督教国家,德国人的姓名自然要受到它周边国家和宗教的影响,如起源于希腊语的亚历山大、巴巴拉、克里斯蒂安、玛格丽特、安德鲁等;来自英语的哈里、埃德加;来自拉丁语的马克、帕特里夏;来自法语的莎洛特、路易以及来自受宗教影响的希伯来语的亚当、埃娃、伊丽莎白、约翰、约瑟夫、迈克尔、詹姆斯等等,它们在德国人的姓名上都被广泛地使用 。德国人选用一个词作人名往往出于不尽相同的原因,其中好听是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它还受迅速变换的时尚的影响 。此外,人们还往往选用一个自己所崇敬的人或长辈的名字来为孩子命名 。天主教徒则常常选用某个圣徒的名字或表示愿神保佑的名字来为孩子命名,比如约瑟夫——主将助之,迈克尔——神之宠,詹姆斯——愿神保佑 。
古代德国人只有名而没姓,姓最早只在特权阶层中使用,他们用姓来表示其显赫的家族,而下层百姓是没有姓的 。12世纪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单一的人名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同名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达到了一呼百应的地步 。这种状况不仅给人们的社会交往带来了麻烦,也给国家的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等带来了诸多不便 。在此历史背景下,姓应运而生 。一般百姓在选择自己的姓时,往往以自己的职业、外貌特征、感情爱好、季节风景以及喜爱的动物等为选择的对象 。如schmieder(铁匠)、klein(矮个子)、berg(山)、sommer(夏天)、adler(鹰)等等 。到19世纪时法律规定人人必须要有姓有名 。不过综观德国人的姓氏特征,不难发现普通百姓的姓与贵族出身者的姓还是有区别的 。贵族出身的德国人往往在姓之前加一个“冯”(或译“封”)(von),这是其贵族出身的特殊标志 。如18世纪德国大诗人歌德,即为贵族出身,其全名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